英特尔如何推进自下而上的创新?
原创
2015-12-08 12:41:07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研究院与部分产品合影

在中国,创新创业已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大量个创业者和企业组织,都在努力迎合这一时代浪潮。这样的氛围同样感染着在华的跨国公司,比如芯片巨头英特尔。日前,钉科技有幸受邀走进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实地探寻英特尔是如何推进一场自下而上的创新实践。

创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在一个大公司里,组织更擅长也更愿意推动自上而下的创新,自下而上的创新有可能被解读为浪费时间和资源的无意义行为。

在笔者看来,能否宽容对待甚至鼓励员工进行自下而上的创新,不仅反应出一个企业的战略眼光,同时也折射出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   吴甘沙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吴甘沙告诉笔者,英特尔一方面鼓励自顶向下的创新,站在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甚至英特尔全球研究院的金字塔尖推断未来发展趋势,然后确定现阶段研究的重点;另一方面是激励自底向上的创新,也就是鼓励员工提出各种各样的想法,做创新的主导者。配合相应的选择机制,研究院为挑选出来的项目提供资金和资源的支持。

针对未来3-5年的机会,英特尔会做自上而下的创新实践;而针对当下的一些机会,甚至只是饱含员工个人情怀的东西,英特尔会鼓励进行自下而上的创新。

“研究院试图打造‘珊瑚礁’式的多元环境来促进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可以把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看作是一个具有独特创新机制的‘特区’。”吴甘沙说。

既然是“特区”,就需要有宽容的政策环境。对英特尔来说,针对大部分自下而上的创新,并没有太高的期望。也就是说,并不是期待大量自下而上的创新,一定要转化为足以支撑10亿美金市场的产品,很多创新甚至连产品化、商品化也未必做到。

那英特尔推动这一创新的目的何在?吴甘沙认为,科研人员最怕的是“不动”,通过鼓励自下而上的创新,会让科研人员“动起来”。也就是说,英特尔不希望自己的科员人员更具活力,而不只是遵循自下而上按部就班的创新。这其实也是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企业文化的体现。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自下而上的创新具备较强的市场潜力,当英特尔评估并认可这一机会后,会快速投入重资源将创意变成原型、产品、商品。

吴甘沙说,做自下而上的创新,一些是研究员有一些初心或者情怀,他自己想要做,比如智能药箱;还有一些是属于现在市场上非常好的机会,但是英特尔主流的业务不会做。

“对于第一种来说,英特尔并没有特别要求说一定要变成产品,我们有时候是希望研究员有这样的一种憧憬和意愿自己去做,并不一定要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东西,他自己亲身做,在做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对研究院的文化有很好促进。”吴甘沙说,“对于第二种来说,确实是有市场需求,对做出来的速度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我们一旦发现这样的机会,会千军万马投上去很快的做出来。”

例如,实时美颜技术和通过不同手势进入不同安卓系统的技术,都来自自下而上的创新,但英特尔发现这里的机会后,在几个月之内投入大量资源很快做出来,像实时美颜技术已经在QQ视频中得到应用。

对英特尔来说,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创新所承担的职责是不一样的。自上而下的创新,是变革式创新,是在3-5年能将技术、市场提升10倍甚至100倍的创新;自下而上的创新更注重一个点,有点像微创新。“我们希望在未来好的生态环境里两种创新都有。”吴甘沙说。

尽管在大的原则上,英特尔并不会为自下而上的创新设限,因为一旦设限,就会扼杀很多想象力。但英特尔还是会希望研究院按照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的一个方法论来推进自己的研究和创新。

这个方法论称作OSCAR。具体来说:O是(Objective目标),它是不是要解决一个非常吸引人的问题;S(Secret Resource),你自己有没有很好的绝技;C(Completive Analysis),是不是有竞争对手已经做的很好了;A(Approach),你需要选择什么样的技术道路;R,就是(Reason),有没有理由去做。

在OSCAR方法论的指导下,自下而上的创新成果如何转化呢?吴甘沙介绍,从创新的出处看,至少有四种可能:一种是开源;第二种提供给英特尔的合作伙伴;第三种是应用到英特尔的的平台里;第四种是直接做成产品。

目前这四个出口都有真实的应用案例。“完全开源当然是一种可能;在提供给给合作伙伴方面,我们的实时美颜已经在腾讯QQ视频里应用了;实时美颜也好、不同手势进入不同安卓系统也好,其实都进入了英特尔SoFIA手机平台和平板平台;跟人脸有关的Pocket Avatar项目,摄象头可以把人脸实时表情变成3D动画,这也是我们研究院早期内部创业的项目,后来变成英特尔的产品和服务。”吴甘沙说。

【自下而上创新的优秀项目】

Private Garden项目:顾名思义,就是为移动设备开创一片“秘密花园”,在一台手机上运行两套安卓环境。根据不同的手势,用户可以自由切换普通模式与私密模式,可以把那些希望独享的隐私应用“藏”起来。从一个业余项目开始,该项目经历了五年的“马拉松”式研发与技术升级,克服了无数困难与挑战,是英特尔中国研究院自底向上创新项目的代表。

盲人键盘:尽管智能设备层出不穷,面向盲人群体的智能产品却是屈指可数,对于精密制造度的要求也很高。清华美院提出了打造盲人互联网体验的创想,基于英特尔Edison计算平台和英特尔实感™技术(RealSense),与英特尔联合设计开发出了盲文键盘的原型,帮助盲人通过双手实现打字与上网功能,开启了盲人世界的互联网时代大门。

实时美颜技术:一款基于视频的动态美颜工具,其核心技术是由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研发的人脸关键点检测以及肤色检测算法,实现了包括美白、磨皮、放大眼睛、瘦脸等十余种美颜功能,可以用于视频聊天、自拍视频录像等场景。目前,该技术可以应用到PC以及搭载英特尔架构的移动设备上。

迷你云基站:采用英特尔IA架构的无线通信接入网基带处理解决方案。基于英特尔的CPU、云无线接入网(C-RAN)以及4G无线通信技术,迷你云基站优化了无线通信的室内覆盖范围,可以应用到商场、办公室、机场等生活场景,解决实时数据接收不畅以及带宽受限等问题。

服务型平板机器人Inin:基于英特尔实感™技术(RealSense)开发的服务型平板机器人平台。它可自主在环境中定位目标人物,进行多角度跟随。基于英特尔实感™技术(RealSense)的视觉导航及避障功能,Inin可以待人接物,端茶送水。同时,根据多种视觉、图像、语音算法,它可以聪明地解方程组、画函数图像、检测主人举哑铃的数量,扮演着生活陪伴、教育助手、健身伴侣等多重角色。

Bunnyman机器人: Bunnyman是英特尔的“吉祥物”,以它为外形的Bunnyman机器人由一个运动平台、英特尔RealSense 3D摄像头、微型投影仪和平板(NUC)组成。主要功能是根据物体识别来给小朋友讲故事,识别笑脸并自动拍照,同时可以把照片分享到微信或者切换不同的表情。

Alice机器人:一款可以自主导航运动的家庭智能机器人。凭借英特尔实感™技术(RealSense)以及NUC计算机,可爱的Alice能够实现自主室内巡逻,监测室内环境(温湿度、PM2.5、燃气泄露等)以及家庭安防。另外,它还是个“家庭管家”,能听懂语音命令控制家电,以及实现亲友、恋人的远程视频聊天等。

Neo机器人:基于Linux/ROS的机器人原型平台,内置英特尔凌动或酷睿处理器、深度摄像头、多种传感器以及使用双轮差速运动平台。目前Neo机器人的一个功能是能够识别移动的人体,发出合成语音和音乐,持续跟踪和跟随人体,以及在行进中探测前方障碍物。它的特点是软硬件完全开源,支持平台的灵活修改和扩展,成本较低,适合创客社区、机器人教育以及高校机器人课程等。

智能花瓶:将爱巢打扮一番的激动心情可以理解,不过不得不考虑下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心思细腻的研究员发明出了基于英特尔Edison计算平台的环境监测智能花瓶,实现了装饰和检测功能的完美结合。将花瓶摆放在房间的任何位置,它都能够检测出空气质量指标、温湿度、PM2.5等十四种环境特性,还能通过手机显示全部环境监测数据、变化趋势,并提出相应的环境建议。

智能药箱:你是否会定期不定期带父母进行身体检查?你是否对亲人的身体状况了如指掌?你是否知道遭遇身体不适该服用什么药品?智能药箱的职责就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做贴心的健康小管家。由于自己的父亲去世于生病没有及时就医,英特尔的研究员决心通过半开放式设计的智能药箱来帮助子女实现远程监测父母健康数据、定时服药提醒以及就医指导建议等功能。


最新文章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商务合作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