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团队:近三年内二维半导体可能“破局”落地
近日,复旦大学、绍芯实验室周鹏/包文中团队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的32位RISC-V架构微处理器“无极”,创造了全球二维芯片的最大工程性规模验证纪录。
2025-04-11 08:43:13
来源: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 杨鹏岳  

近日,复旦大学、绍芯实验室周鹏/包文中团队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的32位RISC-V架构微处理器“无极”,创造了全球二维芯片的最大工程性规模验证纪录。相关成果已在国际期刊《自然》上发表。

随着摩尔定律逐渐接近物理极限,具有单个原子层厚度的二维半导体成为破局的关键。如何将二维半导体材料应用于集成电路是业界正在探索的方向,其中的核心难题在于,要将这些原子级精密元件组装成完整的集成电路系统,依旧受制于工艺精度与规模匀性的协同良率控制。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复旦大学团队发布的成果突破二维半导体电子学工程化瓶颈,首次实现了5900个晶体管的集成度。

据了解,“无极”微处理器基于单层二硫化钼(MoS₂)二维半导体材料打造,不依赖于先进的EUV光刻机,采用自主研发的特色集成工艺,依托开源简化指令集计算架构(RISC-V),实现了从材料、架构到流片的全链条自主研发,其集成工艺优化程度和规模化电路验证结果,均达到国际同期最优水平。

复旦大学教授周鹏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此次成果改变了工业界的传统认知,证明了新材料应用在集成电路上的可行性,并在一些应用场景上具备独特优势。对于二维半导体而言,一定要找到它在应用上全面超越现有技术的独特的“点”,有了这个支撑之后,属于二维半导体或者说二维电子学的时代才会真正来临。在周鹏看来,这个“点”在最近三年里就有可能落地。“未来人类把晶体管做成什么材料其实并不确定,不管是产业界还是学术界都应该保留探索的空间。”

周鹏表示,当前二维半导体微米级的工艺已能实现硅基纳米级芯片的功耗水平,未来通过产业化制造将兼具更快速度和更低功耗的优势。此类二维芯片有望推动人工智能更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无人机、机器人等需要低功耗算力的移动端场景。在产业化方面,团队将着力推进与现有硅基生产制造线的融合,推动二维半导体电子器件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

最新文章
1
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十年”助推新质生产力 11月27日南京成全球智造焦点
2
一加15发布:3999元起!性能点满 开启165超高帧游戏时代
3
双11厨电市场:力度不小战果难料
4
平台近半投诉占比指向小米家电,不能只靠“性价比”狂奔
5
全球第25名!iPhone 17系列DXO屏幕测试出炉 获护眼认证
6
微信Linux 4.1.0重磅更新:终于能清理存储空间了!
7
小米澎湃OS 3正式版新一批机型推送!支持10款设备
8
双11最强旗舰vivo X300上手体验:黑得有质感,强得很全面
9
从“供应”到“共谋”,面板巨头与手机品牌的合纵连横
10
华润助力康佳创新!R10观感系列以三体遥控定义家庭电视操控新体验
11
容声『曦望』:把星光装进厨房,让希望照亮日常
12
自信者强,在“冷冬”中寻找“微光”——家电市场1-3季度总结
13
英特尔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营收137亿美元,同比增长3%
14
37天最长双十一:新玩家狂飙,家电寻回血路
15
2025前三季度彩电市场高端化提速,双十一能否延续强势?
16
苹果藏了一手!M5 MacBook Pro隐形升级:SSD速度提升211%
17
第三季度销量减少11.5%!中国智能投影市场形势严峻 机构:非刚需是下滑原因
18
REDMI K90设计工艺质感大幅度提升 雷军:是不是越来越有旗舰气质
19
康佳易AI电视R10观感系列发布,以“三感体验”开启家庭观影新范式
20
快手StreamLake 推出 AI 编程“三位一体”产品矩阵,开启智能开发新纪元快手内部文档请勿外传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商务合作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