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无情”抛弃小米?开玩笑!
原创
2016-01-10 14:16:26

    从关注度来看,15年,两个终端产品市场涌入的参与者最多,所谓“家中亲友如相问,就说电视和手机”。电视的门槛相对较高,入局者多少比较克制;至于手机,上下游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代工厂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各种模板化设计方案的推出,让这个行业看起来已经快要被“玩坏了”!

    培育“入口”也好,寻找新的营收增长点也罢,从互联网公司到传统餐饮企业(如:百事),不做手机,自己都会觉得已经“out了”。可这个行业尽管“看上去很美”,大可乐们的败退却依旧让人唏嘘。如果你爱一家企业,就鼓动它做手机去,市场空间仍在,收益可期;如果你恨一家企业,也鼓动它做手机去,竞争产品众多,死得容易。

    走低价、拼配置、推概念、玩设计……对于手机厂商而言,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只是,你见惯了产业下游各种品牌手机的浴血厮杀,却可能忽略了上游产业链的巨头博弈,比如,芯片!

    16年元旦一过,就有台湾媒体爆料,小米手机即将搭载自主研发的处理器,当然了,早已和联发科分道扬镳的联芯科技帮了不少忙。这也不算什么新鲜事,因为在14年,小米就表示会研发处理器。

    问题是,小米在15年引入了此前效力高通的王翔,高通投资小米,小米自是乐得凭借王翔的“熟人”身份多多得利,但高通的最新黑科技芯片骁龙820却并没有选择在小米首发,却选择了乐视超级手机Max pro,伴随传来消息的就是小米要用自研发处理器。有业内人士感叹,亲近与小米厮杀最多的“友商”乐视,是高通负了小米。但在钉科技看来,这种说法完全不合逻辑。

    2015年,手机芯片市场竞争激烈,根据高通发布1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净利润下滑44%;老对手联发科前三季度利润则同比下跌40%。单从这两家在公众视野中露脸最多芯片企业的表现就可以看出,芯片供应商的日子并不好过。

    两大世界级手机巨头苹果和三星,早就开始了自研发处理器的使用;全球销量紧随其后的华为也在逐步推进“去第三方芯片”的过程;LG等厂商也声称将采用自研发芯片……单从硬件来看,手机产品的同质化已经相当严重,自研发芯片的使用,也不过是硬件差异化的第一步。钉科技认为,如三星一般建立起自有全产业链的手机企业将会越来越多,这毕竟是一条出路,只是需要一些时间。

    相比联发科,高通还面临着另一层挑战。因为价格的高昂,有相当多的国产手机转而选择搭载走高端路线不成但更为便宜的联发科。节省成本,就能降低售价。在中国,价格的吸引力依旧是用户选择某款手机的重要因素。

    两个原因,使得高通必须选择一个值得依靠的合作伙伴,这个合作伙伴大概要具备三个特质:主打高端品牌,愿意为高价但高表现的芯片买单;近期市场表现良好;有市场前景,有成长空间。

    小米不仅不具备这些特质,15年的表现更与这些特质正好相反:仍依靠低端红米走量;发展遇到瓶颈;市场空间被新晋品牌不断挤占。

    在商言商,高通这种早已形成标准化经营准则的大型国际化企业,不太可能凭借“脸熟”就买某个企业的账,置自身发展于不顾。事实上,高通已经算是给足了小米面子,因为小米在乐视、奇酷等的夹击下迟迟打不开高端市场的局面,而高通却绝不会放下自己高贵的身段。高通也应当看到了联发科的教训——作为主打高端市场的Helio X10最终因为红米被打上了low货的标签,联发科的高端战略也被迫搁浅。

    乐视超级手机主打高端市场,作为新晋品牌在半年多的时间就售出400万台,凭借独特生态打法,在手机行业可以说独树一帜,并引来众多品牌的模仿,成长潜力巨大。这些正是高通所看重的。甚至,通过乐视,高通还可能与转型中的酷派、强势崛起的奇酷建立起更为良好的关系,如此划算的买卖怎会不做?

    至于小米,推出自主技术,努力摆脱束缚,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小米在15年略显疲软的原因之一就是多年来缺乏自主核心技术的“暗伤”积累。但哪怕有联芯科技的支持,做出带有小米烙印的处理器也并不容易,不仅仅是小米,其它手机品牌同样如此。它们终归不是华为,后者在推出海思麒麟时已经经过了20几年的技术积累。

    小米处理器势必先用在红米系列上作为试水,如此一来,连处理器也难逃离被定义为“屌丝”的命运。成为“屌丝”产品,这正是有人认为“30岁之后仍然使用小米是一种失败”的原因,也是小米们应该反思的问题。

最新文章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商务合作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