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双十一,天猫把“买买买”和“看看看”结合了起来,有网友就说天猫晚会赢了收视率,还把晚会变成了电视购物。如果细数起来,在这场晚会上,确实有一些人、品牌或者店铺可以称得上“赢家”,比如宣传新电影的冯小刚或者作为“广告轰炸机”的二十几个品牌。
其中,良品铺子被网友惊呼为“城会玩儿”。良品铺子在去天猫双十一晚会的必经之路上,拿下了从奥体中心走到水立方路上的独家广告资源,在奥体中心设立的几个红色店面是路上唯一看到的广告,要去天猫玩会,就绕不过良品铺子。在仅有的四次广告插播机会中,良品铺子拿下其中一个时段,黄晓明也为之发声,当天可谓是赚足了眼球。开个玩笑的话,也可以说,良品铺子抢了天猫的“风头”,这营销,也是很“出位”了。
黄晓明代言良品铺子的广告在天猫双十一仅有的四次插播机会中全部亮相
线下实力雄厚的良品铺子在双十一也拿出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截至十点半,访客数超过160万,买家超过47万,支付金额超过4000万,零食坚果行业排名前3。营销“玩出位”,销量拿前三,良品铺子能够稳赚双十一,当然是有理由的。
落地线下:电商“再前进”的必然选择
电商的发展速度可谓惊人,尤其是在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物流等行业的发展,电商的发展之路更加平坦和顺畅。网购正在成为当前以及未来的主流购物趋势,但我们同时可以看到,在传统企业进军电商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电商企业正在布局线下业务。
毕竟,无论传统商业也好,电子商务也罢,都要做好产品、渠道和服务,这三者是商业的三要素,在这个时代,线上线下融合,并行发展,才会有更好的前景,传统企业进军电商也正在倒逼电商谋求更好的发展模式。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阿里淘宝和天猫的落地战略,特别是收编银泰百货,联合苏宁,打通线上线下渠道,这也是电商正在回归商业本质的一种表现。
电商落地,借助线下资源,首先可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因为电商的线上用户体验主要体现在服务和价格方面,对于产品本身触及很少,更会涉及到物流、售后服务等等环节,这些其实都是电商原本的短板,很有可能因为这些环节的小疏漏导致用户的流失。
其次,互联网为电子商务确实带来了巨大机会,但电商所占到的交易份额到目前为止依旧有限,传统商业仍然占据着巨大的市场空间,电商落地,实际上可以为线上业务引流,即将线下的消费群体引导至线上,并逐步帮助用户培养线上消费习惯。
再次,电商落地是进行品牌再推广、展现实力和增强用户信心的有效途径。消费者尽管通常网络购物认为“物美价廉”,但对电商并非没有不好的印象。欺骗、劣质、虚假都在消费者心中或多或少留下一丝阴影。布局线下,在让消费者能近距离体验产品的同时,就可以获得消费者更真实的反馈和更多的信任,也会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的实力。
成绩背后:线下有实力,当然玩得转
今15年亿邦动力每月天猫各类目排名榜来看,良品铺子作为零食类的第一梯队,始终占据着前三的排位。而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良品铺子在双十一依旧保持着这样一股强势的姿态。
在笔者看来,良品铺子的胜出首先是其在社交电商领域,较早地进行了布局并做了相当有效的互联网营销,因为单从微信公众号来看,良品铺子已经有了几百万的粉丝数量。
当然,在天猫双十一当晚,良品铺子能够在天猫的“场子”营销“玩出位”,以及在之后可能会愈发火热的零食O2O大战中有相当大的可能在最后胜出的原因,笔者认为仍然在于良品铺子在线下的雄厚实力。
据良品铺子董事长杨红春透露,截止目前,良品铺子线下店铺已经达到1600家。每一家店铺都能够辐射一片社区,具有广阔的线下流量空间。线下门店每天成交量平均为20万单,如果仅按照50%的转化率计划,对线上的流量和订单贡献支持也仍旧相当可观。
今年的双十一,除了把视听与购物结合起来,让双十一的抢购变得更加有趣,阿里的最为主要战略其实就是要把自身的电商业务落地,以便在电商大战中发觉更加丰富的线下流量资源,在老对手京东依托腾讯的社交网络成功抢占部分流量资源的档口,阿里的这个决定也算得上明智之举,之前与苏宁的合作以及双十一的“万店同庆”活动,都是阿里这一战略的体现。天猫在双十一重点推荐的合作,很多是拥有线下流量资源的品牌,良品铺子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品牌。
可以说,有着丰厚线下资源的良品铺子,在双十一晚会档口的“出位”营销,其实正是阿里乐于见到的,因为,这样的品牌无疑会成为阿里引导线下流量至线上的“利器”。
在笔者看来,未来的电商应当是更加有序和正规的行业,这势必要求线上线下的融合,因为线下的经验会带给线上业务更多借鉴,轻快的线上业务,最终需要靠稳重的线下业务支撑,作为想要要在未来胜出的阿里系,当然会选择像良品铺子在线下有着良好资源的企业作为一起走到最后的伙伴,共同成为“赢家”。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