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销量150万+App月活120万,暴风魔镜生态“航母”炼成记
VR的引爆你可能会想到Facebook收购Oculus。但是,国内VR产业的发展,暴风魔镜同样无法回避。作为国内最早看清VR是未来,积极布局VR的企业,暴风魔镜在推动国内VR产业爆发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原创
2016-08-08 13:29:29
来源:钉科技  
作者:景保玉

钉科技评论]VR的引爆你可能会想到Facebook收购Oculus。但是,国内VR产业的发展,暴风魔镜同样无法回避。作为国内最早看清VR是未来,积极布局VR的企业,暴风魔镜在推动国内VR产业爆发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11.png

2015年11月18日值得记忆,这一天暴风魔镜召开了“VR Here|虚拟现实引爆日”发布会,不仅暴风股票涨停,几乎所有和VR沾边的股市全部涨停,国内VR市场应声而起,甚至被誉为中国VR产业的“元日”。

开放的软硬一体化生态平台

硬件是暴风魔镜入市的手段,软硬一体化生态平台才是暴风魔镜的终极目标。而且,经过近两年的布局,生态平台已经成型。在前不久的上海ChinaJoy2016上,暴风魔镜市场合伙人高伟与钉科技(微信公号:dingkeji2015)记者有过沟通交流,期间详细介绍了暴风魔镜的生态构建,以及对VR未来发展的思考:

从硬件上,截止到5月底,暴风魔镜销量达到150万,成为国内市场的绝对第一。

从软件上,暴风魔镜App月活达到120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用户来自第三方硬件直接调用暴风魔镜App。

从渠道上,暴风魔镜从去年底布局线下体验店,是国内最早布局线下的VR企业,截止到今年5月31日,线下体验店已经达到7000家,成为行业第一。

从策略上,线下体验店采取与合作伙伴共建的方式,包括,国美、苏宁、迪信通、乐语通讯等零售连锁店,除此之外,还在书店、机场、火车站、商场大量布局。

从内容方面,暴风魔镜已经是国内最大的VR内容平台,与华谊兄弟、旅游卫视等进行战略合作,投资VR影视制作公司,与大IP的游戏产品进行独家战略合作,比如劲舞团。同时,设立第一支VR投资基金,在北京创建VR项目的专业孵化器。

10.png

从开放合作方面,为第三方硬件厂商推出了三种合作方式:

第一,品牌联合,硬件厂商可以和暴风魔镜合作,单独为他们做一个专属App,比如某某暴风魔镜版,相当于商标授权,并允许在宣传材料上加上“暴风魔镜授权”字样。

但是,对VR硬件设备有一套严格的检测认证流程,一方面要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确保镜片足够清晰、视场角足够大,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

第二,授权使用。这些VR产品不需要用暴风魔镜的品牌,不会单独开发专属App,只提供接口,对镜片进行优化和适配,确保用户体验。同时,准许在宣传材料上加上“暴风魔镜授权”。另外,对硬件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符合要求。

第三、类似于第三方合作,暴风魔镜开放App接口参数,合作伙伴提交申请通过之后,会授权使用,并在硬件上注明“支持暴风魔镜”。

据高伟透露,因为有了品牌授权,合作伙伴的硬件销量得到大幅提升。借助这三种合作方式,暴风魔镜也在逐步规范整个行业。随着行业的深入发展,将会有更多不具备品牌议价能力的山寨VR硬件设备消失。

降虚火,暴风魔镜的VR2.0构想

从去年11月召开发布会至今,整个VR产业爆发,但是,整个行业依然是初级阶段,这也直接催生了VR产业的虚火。高伟坦言,这不是暴风魔镜希望看到的局面,不希望行业被捧杀,必须把行业向前推进,推到2.0阶段。

12.png

在他看来,VR的2.0时代必须具备四个标准:

1、移动化。基于PC的VR尽管体验好,但是,仅能覆盖一小部分人群,甚至可以看成是极客的玩具。对于VR产业来说,应该是大众化的。

2、交互性提升。VR的核心是沉浸感、交互性、想象力的集合。很多人误以为在设备上加上体感摄像头就是VR,实际上这是VR的1.0,或者是假VR。目前,暴风魔镜正在研发位置追踪和手势识别技术,提升交互性。比如,人戴着VR眼镜本能的反应是触摸,想要看清远处的人,直接走过去,这才是人性的体现。

这不难理解,技术发展到今天,越来越符合人的本能。20年前的计算机还需要培训才会使用,现如今,智能手机连3岁小孩都可以灵活操作,符合人的本能。VR作为下一代的通用计算平台,也要符合人的本能,交互性需要不断突破。

3、产业链的合作。单打独斗不长久,只有整个行业持续推进,行成标准,才有机会。比如,芯片厂商对VR的支持,屏幕的支持(至少4K屏幕起),陀螺仪的精度越来越高、传感器精度越来越高、空间定位技术、电池技术、光学镜片、以及其他外设等。

4、做真正的VR内容和游戏。内容是生态链中的关键一环,也是提高用户粘性的根本所在。以现在的VR直播为例,暴风魔镜也在做VR直播,大都是把360度摄像头放到那里,对实时图像进行拼接就认为是VR直播,其实不是。

在高伟看来,真正的VR内容一定要让用户进入到场景中,还要有强交互性。比如看球赛,大多数球迷喜欢现场的气氛,但是也希望回放精彩进球,这就是矛盾。VR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VR是全镜头,带上VR眼镜之后可以在某一个区域放进球慢动作,在另一个区域感受进球后现场的真实气氛,做到多个场景的自如切换,这才是VR的价值所在。

压上家当,坚信AR+VR是未来

与很多公司没有看清VR的方向,看着VR火爆插一脚不同。暴风集团CEO冯鑫在2014年的时候就决定上马VR,甚至不惜压上所有家当,这在当时非常大胆,要知道,当时大家对VR还没有概念。

高伟提到,第一代是PC互联网,第二代是移动互联网,第三代将是VR互联网。暴风魔镜坚信VR是未来,而不是未来的一部分。因此,从硬件产品、软件应用、平台服务、到线下渠道做了一整套的布局,思路非常清晰。

在承载下一代计算平台的硬件中,高伟认为智能手表、眼镜、耳机三者机会最大。但是,手表有屏幕有限,交互性差,耳机没有屏幕。因此,只有眼镜才是下一代交互的最佳选择,也是VR+AR的最好选择。

方向已经做好研判,生态布局效果初现,能不能带动产业链赚钱也是考验VR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在暴风魔镜平台上,已经有一两款游戏的月流水超过10万,这是VR游戏的一个积极信号。

可以想象,当VR用户超过1500万,出现月度流水过百万的游戏,那么大的游戏厂商就会疯狂进入,游戏内容也将进一步丰富,届时,整个VR产业将迎来真正的爆发期,甚至不亚于当年的iPhone对智能手机产业乃至移动互联网的带动力。

相对于当下的VR而言,高伟认为,受限于硬件设备,AR从概念到大规模落地还需要至少3年。届时,眼镜既能看VR也能看AR,呈现一种混合的状态。因此,眼镜的发展趋势非常清晰,AR+VR才是未来,这一点暴风魔镜两年前就已经做好了判断,并沿着这条路持续发力。

最新文章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商务合作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