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消息】以下为uSens凌感科技联合创始人时驰在此次活动的发言,他的演讲主题是《从体验到留存——VR感知交互从B到C》,整理如下:
uSens凌感科技成立于2013年年底,位于硅谷。团队产品主要为手势识别算法,应用产品之一为移动VR头盔,正在研发感知模块,包括手势识别,位置跟踪和AR(增强现实)、VR的切换等。
AR/VR如何普及
我们认为VR/AR普及开来有三个要素:
第一是最直白的参数:价格。价格就是多少人买的起,如果一个产品需要几万块钱,那付费的人会非常少。
第二是最具挑战的参数:便携。首先是轻便,最小化穿戴;其次是整体高移动性,如不连接电脑等;最后是直观交互,不通过遥控器就可以直接交互。
第三是最神秘的参数:沉浸感。它包括的要素有:需要非常低的延迟和大的FOV,需要自然而丰富的交互,实景内容的高分辨率和真实运动之间的协同,实体时定位虚实混合(MR),不笨重,解放身心。
以上三个要素被分解成7个小要素:价格、整体行动性、轻便、分辨率/延迟/FOV/处理能力、实时定位、自然交互和虚实混合。
我们分析市面上四款头盔,做了能力值图谱,如下:
产品Fingo
我们带来了一个fingo的小装备。它内含了传感器,在自然交互和手势上,提供了非常自然的交互体验。同时给大家提供简单的和精确的位置跟踪。此外,这里还有可见光摄像头。三者相加,就会营造出全新的体验。
不同的手势识别难度不同。手在完全张开的情况下比较容易识别,而一旦处于被遮挡、握拳、拉伸、弹钢琴或挥手状态时,识别就很困难。最难的就是双手交叉状态。
装备Fingo后,之前四款头盔的能力值都得到明显提升。如下:
市面上的头盔把人的头部解放出来,而没有解放手和脚。HTC Vive用线牵引一个杆子,一定程度上把脚解放出来,之后它又提出另一个解决方案,手柄或棒槌,让用户可触摸。
而我们的方案是把手和脚真正解放出来。无论在移动端还是PC端,用户只需要戴头盔,手和脚完全自由,360度交互没有障碍。
感知交互模块
我们通过感知交互模块来增加沉浸感。感知交互模块体现了我们对VR感知交互四个不同层级的理解:转动感知、位移感知、裸手感知和VR/AR(环境感知)。其中最高层次就是VR/AR(环境感知),需要感知整个周围环境,计算周围层面、桌面、地面,要求最高。
感知交互模块是下一代VR/AR平台竞争的核心。现有头显的用户主要是早期玩家,他们习惯于通过游戏手柄和联线的方式体验VR。但如果VR是一个真正的计算平台,必然需要所有的普通人参与进来,产生自然的感知交互。换句话说,感知交互的发展,必然需要内容产生更大的联系。这种联系让用户购买后拥有一定的活跃度,进一步复购产品。
VR/AR的未来是什么?第一是从体验到留存。目前的变现模式仍停留在体验阶段,未来希望变现通过留存、通过付费,把整个变现的通道变得更宽和更长。第二是从重度游戏玩家到普通用户。未来VR/AR会走向千家万户。第三是从某些行业到各行各业。2016年,VR/AR已经影响到某些行业,未来会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目前的硬件形态和交互方式都是高度碎片化的,但未来会往非常统一的形态发展。
(来源:铅笔道 作者:王姝)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