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科技评论】今天就是520,这句“不能相濡以沫,那就相忘于江湖”,对很多有过恋爱经历的人来说,应该很有感触。笔者想把这句话送给当下的中国彩电企业。
近日,一份中怡康报告,让彩电行业纷争再起——乐视与海信分别发布了一份援引中怡康报告的内容,都宣称自己是4月份全渠道品牌份额第一,并通过媒体放大传播,由此引发了海信与乐视的对立情绪。
笔者就此与中怡康有关人士进行了沟通,得到的解释是因为统计口径不同而引发了这次事件。官方的解释是:海信使用的是中怡康公共平台监测数据,乐视使用的是公共平台监测数据+自有平台数据,存在不一致的口径。
笔者并不想判断这次“数据事件”谁对谁错,而是想透过这次事件,探讨中国彩电企业到底应该如何面对竞争?
市场份额第一,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一项莫大的荣誉,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争第一,也自然成为很多企业的KPI导向。
但第一或者销量领先,对不同的企业,其真实的意义并不相同。海信的第一,更多意味着是中国制造、显示技术的成功;乐视的第一,更多意味着商业模式、生态系统的成功。二者虽然都有彩电这个终端业务载体,但其实并不完全在一个维度发展。
很难说,海信与乐视谁就代表真理。因为,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和互联网经济异军突起的当下,包括彩电业在内的很多产业都可以诞生、足以容纳更为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就像中国可以允许“一国两制”存在,世界也可以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样,单一化、单极化的世界并不现实,也很无趣。
多极、多元,本来就是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所以,外部竞争虽然是必要和不可避免的,但要保持持久的发展力和吸引力,更为重要的还是专注自己的模式,把自己的用户、客户真正服务好,并在此基础上正向输出品牌价值观。
在互联网企业尚未跨界而来之前,传统彩电五强之间更多进行地是硬件的同质化的竞争。但当乐视、小米、风行、微鲸、PPTV等相继到来后,彩电行业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路径。虽然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传统彩电巨头有不适,互联网企业有不满,但笔者还是认为,此时无论是传统彩电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都不应充斥简单的竞争思维、排他思维,而应该具备更为理性的竞合思想。
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看,硬件免费未必行不通,就像当年软件免费也引发很多争论但现在已然实现了一样;硬件制造的价值也未必不重要,就像哪怕巅峰如苹果一样的公司,硬件收入依然占其收入的90%以上。既然世界本来就是多元的,那就做好自己就好。
没有完美的企业,也不存在完美的模式。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也是建立在吸取欧美国家成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取长补短本就是科学务实的态度。在坚持自主核心道路不动摇的前提下,吸收、借鉴、利用其它企业的成功经验和资源,是彩电企业的竞合之道。
以海信为代表的传统彩电企业,在显示技术、制造、渠道、供应链、售后服务等方面有着多年积累,底蕴深厚;而以乐视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则在营销、资本、产品模式、商业模式方面有着创新的打法,勇气可嘉。只有看到别人的长处,自己也才能走的更稳、更远。
另外,如果我们民族主义一点看,中国彩电行业真正的敌人,并不是我们自己人。在全球彩电市场,虽然海信已经跻身全球前三,但三星、LG、索尼仍是中国企业在全球舞台展现实力和魅力的强大对手。无论是海信还是乐视,都应该有更大的视野与格局,将中国制造、生态经济带上一个全新高度,成为真正具备全球影响力、领导力的品牌。
综上所述,总结起来无非只有三句话:一是中国彩电企业不必纠结于友商的路线或者模式,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下应专注做好自己;二是没有完美的企业和模式,中国彩电企业要在竞合中实现自己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三是中国彩电企业要有更大的视野和格局,在全球市场引领发展,输出中国企业的品牌价值观。
【钉科技(www.dingkeji.com),家庭互联网第一媒体平台;今日头条账号:钉科技网;微信公号:钉科技(dingkeji2015);今日头条“百群计划”签约媒体,腾讯2015年度最佳新锐自媒体,蓝莓会2015年度最具潜力自媒体】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