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什么最重要,是人才! “《天下无贼》中,葛优的一句经典台词用在当今的商界也同样经典。
近日,因人才流失跳槽,素有“中国第一硬实力”的企业华为公司与“中国第一软功夫”的乐视公司杠上了。据称,为针对乐视挖人,很少把国内企业看在眼里的华为还特意成立了”打乐办“作为专门反制乐视的部门。一场争夺人才的商业角力赛一触即发。而为啥乐视能挖走华为及许多名企的高管们?更是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华为怎么了?
出国深造、年终大奖拿到手软、同时对员工和高管采取 “全员持股制度”丰厚的激励,在中国企业圈内,华为凭借其他传统公司无法相比的激励措施,笼络了大批的人才注入企业。人才济济的优势更是华为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华为的成功离不开其激励措施的给力。
不过当出现一家同样大力度激励员工,更是把每一个牛人都定位在全球合伙人位置的企业横空出世时,一向低调且高傲的华为会有怎么样的反应呢?结果是,华为紧张了,华为生气了,因为自己辛苦培养的多名高管跑去那家企业了。而这家企业并不是世界五百强等同列的世界名企,而是一家年收入不及自己百分之一的互联网企业乐视公司。
对此,华为内部称其为乐视“策反“高管,带着一肚子的怒火对乐视及跳槽的高管开始反制措施,而乐视则更习惯称此为人才”化反“,并对这样的“化反”乐此不疲。
华为员工为啥去乐视?
为啥放弃高薪高福利的巨头华为,去到快节奏、争议声不断的乐视?在许多职场人看来该选择不明智,也太过冒进。不过加盟乐视的人认为:在传统企业,做的再好也只是一个部件,位居高层也是在给别人打工。而在乐视,那里不仅有全球合伙人的激励,而且乐视生态更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创业平台,只要敢想敢做,自己可以做自己的老板,为自己创业。
据乐视内部人士介绍,作为新兴的互联网企业,乐视对于平台的”玩法”与许多知名企业不同,它通过独有的“乐视生态”创立了“管理型组织+项目型组织”的生态型组织架构。其中,管理型组织更为扁平化,它取代了传统的金字塔形架构,让产品与用户更为贴近、交互更富效率。乐视还建立了两级管理,其中一级是业务线,包括“事业群+垂直业务“。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组织具有自孵化功能,如果将事业群比喻成母体的话,孕育其中的子业务一旦成熟,就可以脱离成为独立的个体”垂直业务“,如乐视网的体育频道就自孵化成为独立的体育生态。
而在华为,自由创业的大门早在2006年就成为一扇常闭的门。据有关报道,2000年前后华为曾有过一次支持员工离职创业的计划。当时华为给一些员工提供一些设备,让他们做代理商。当时已经身居华为副总裁高位的李一男离职创办了港湾网络。华为高管在深圳著名的五洲宾馆举办隆重的欢送会,期望港湾成为华为内部创业的典范。不过,与华为走过的路径相仿,港湾网络很快从华为代理商往产业链上游延伸,迅速成长为华为的竞争对手。2006年港湾网络最终被华为收购,李一男再次回到华为,两年后再度离开。此后,华为再无类似鼓励员工创业的做法。这个话题此后似乎也变得忌讳。自此创业也成为华为内部非常敏感的话题。要不好好工作,要不卷铺盖走人。这也难怪前华为人会说:“华为无创新,乐视有奔头。”
“打乐办“或成为笑料
10年前,为了“KO”掉自己离职高管李一男创办了港湾网络与华为形成市场竞争,为此华为专门成立了“打港办”,结果港湾网络被收购,李一男这位华为高层“二进宫“后再次离开。在许多人看来华为这招效果不错,起到了震慑竞争对手的目的。不过从另一个更深层次的角度看,华为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谁不听话就打谁的霸道作风也透露出其禁锢自由,打击创新的传统竞争思路。而如今,在这个大众创新,全民创业的大政策北京,多元化合作的市场环境下,再回首看待华为成立“打X办”的招数,就如新时代女性看待旧时代妇女的裹脚布一样,又LOW又没用。
有人会说,现在“打乐办”刚成立效果还需后观,怎能说其又LOW又没用?对此,分析几个问题会让人理解明白。“打乐办”成立的目的是什么?靠什么打击乐视?最终的打击效果会如何?“打乐办”成立的目的很明确,震慑竞争对手和有离职意愿的员工,稳定军心。不过这程度的打击似乎无法吓退乐视,毕竟在2014年最艰难的一年乐视也走过来了,而对于员工,在现在这样自由开放的市场中,要走的人也不会被这样的强权“强暴”,“打乐办”或许能短时间稳定军心,不过从长远来看,如效果不能立竿见影,反而更容易涣散军心。
打击乐视,华为有啥武器?就目前看,除了手机市场存在竞争,两者并不算战略竞争对手。大家都不在一个主战场,何谈有力打击?而一向把专利当做最强武器的华为似乎也并不能靠此打倒乐视。毕竟还没那一家上市企业因专利官司倒闭的。华为打乐视,更像一个硬功高手去打一个软功高人,一拳下去感觉就像打在棉花糖上,使不上力,自然伤不了人。
那“打乐办”最终的打击效果会如何?笔者认为这或将成为华为的笑柄,而促进乐视的壮大。“打X办”不打倒对手,那自己除了丢面子,更有可能伤于自己使出气力。而就目前双方实力对比来看,华为与乐视这个毛头小伙来看,无疑就像一头庞大的“大象”。“象”虽然力量巨大,但是不够灵活。而灵活“毛头小伙”不仅身手敏捷,更有许多场外观众呐喊助威。而以弱胜强的比赛赢家将成为强者,强者而因此蒙羞一蹶不振。即使“毛头小伙”被“大象”打败,那以强胜弱的“大象”赢的也并不光彩。
大佬频频加盟乐视的背后
有人说乐视挖走华为几位高管,并不能代表什么,或许这只是一场秀。不过乐视善挖人,善用人却已经是业内不争的事实。而华为成立“打乐办”或许正是拐点,预示着乐视吸引人才的大势所趋。
乐视体育先后吸引刘建宏、詹俊到来;乐视超级手机邀约来前联想副总裁冯幸;乐视资本获美银美林董事总经理Winston Cheng加盟;乐视汽车则迎来前上海通用总经理丁磊。至于尚未亮相的乐视互联网金融板块,则由前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掌舵。
就在美国时间4月28日,乐视北美总部宣布成立,总部大楼位于硅谷核心圣何塞市北部,与苹果、Facebook以及三星等公司毗邻。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乐视美国在仪式上宣布了前三星核心高管肖恩·威廉姆斯(Shawn Williams)和丹尼·伯曼(Danny Bowman)的加盟,称乐视北美业务即将发力。
如此多的“牛人“涌入乐视,除了乐视广纳贤才外,也离不开乐视顺势而为——乐视生态的文化切合“万众创新 大众创业”的时代脉搏。在商业圈,华为一直以“军事文化”作为企业文化之源、企业文化之根、企业文化之魂。在许多人看来,华为更像一部大型商业机器,虽然多了几分霸气,但却少了几分活力和人情。而乐视重点打造的生态企业文化,则更像是一部童话,在这个生态里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主人翁,都有机会谱写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相比这样活泼而开放的企业文化,自然能够吸引怀揣梦想,身怀绝技的人才加入。
“对于我们许多在商业界摸爬滚打多年的经理人来说,钱和待遇并不缺。在以前的企业,职场的上升通道时有限的,好的职位也常常就那么几个。到达职场的天花板后,便迷失奋斗的方向。“一位乐视高层说:”来乐视感觉就像和乐视一起和时代下一盘棋,赢了或许乐视就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而我可以享受成就伟大企业精彩奋斗过程。如果下输了那也没什么,毕竟人生中和时代较劲的机会没几回。值得!“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