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电视行业有一个明确的趋势——显示技术看Mini LED,Mini LED看TCL。2024年,TCL Mini LED电视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中国市场更是连续5年高居销量第一,每卖出2台Mini LED电视,就有1台来自TCL。
进入2025年秋季,在Mini LED技术上,TCL没有选择“小修小补”的迭代逻辑,而是以一场名为“不颠覆,不发布”的发布会,掷地有声地抛出了一个问题:当电视行业持续十多年的色域僵局迟迟无法打破,电视技术的下一次突破,究竟路在何方?
答案,就藏在TCL推出的颠覆性技术SQD-Mini LED与首款落地产品TCL X11L之中。打造SQD-Mini LED这一最强Mini LED技术,以及覆盖不同价位段、尺寸段的Mini LED电视阵容,TCL不仅“焊死”了在Mini LED市场的全球领导地位,更为整个电视行业打开了高端升级的新增长想象空间。
从“单色高彩”到“全局真彩”:SQD-Mini LED重构显示技术逻辑
一直以来,电视行业苦“色域瓶颈”久矣,而TCL SQD-Mini LED 技术的横空出世,彻底打破了这一持续十年的行业僵局。作为Mini LED技术的重磅升级,SQD-Mini LED 从底层重构了显示技术逻辑,实现了从 “单色局部高色域”到“全局高色域”的跨越式发展。
与今年以来热度持续攀升的RGB-Mini LED 相比,SQD-Mini LED 的核心优势源于其创新的单灯白光设计。RGB-Mini LED 需要三颗不同颜色的灯珠组成一组才能发出白光,在显示单色画面时虽能保持较高色域,但在显示多色复杂画面时,需将三色光混成白光再通过屏幕色阻层过滤,导致色域值大幅下降,普遍只能达到 97% BT.2020 色域覆盖率,且容易出现串色问题。这就像一位只能唱高音、无法驾驭中低音的歌手,纵然瞬间惊艳,却难以胜任整场演出。
TCL此次推出的SQD-Mini LED技术,从根本上重构了发光与显色架构。其摒弃了RGB三色灯珠混光的设计,无论显示单色还是多色画面,都由背光激发“超级量子点层”发出纯净的三色光,混合成白光后再通过“超级蝶翼华曜屏”的晶粹高色阻材料精准滤光,从而实现稳定显示的全局高色域。这种方式实现了从背光到成像的全程可控,避免了偏色、串色等问题,使得色域覆盖达到100% BT.2020,真正做到了“全局稳定”。
尤其值得强调的是,SQD-Mini LED在技术层面的突破并非单一环节的优化,而是光学、材料、结构三位一体的系统创新。它做到了在一颗灯珠内完成白光转换,而RGB-Mini LED电视的发光芯片由三色发光芯片组成,即三颗灯为一组才能发白光,因此同样成本下,分区数量可达RGB-Mini LED的三倍,发光效率也显著提升。
正所谓“路线决定天花板”,TCL此番技术升级,不仅打破了延续十余年的色域僵局,更重新划定了Mini LED技术的竞争维度。从此,真正的画质比拼不再只是分区和亮度的数字游戏,而是色彩纯度、稳定性与综合光控能力的全面较量。
TCL X11L:以“技术全集”定义新一代机皇标准
搭载SQD-Mini LED技术的TCL X11L之所以能问鼎画质之巅,核心在于超级量子点与超级蝶翼华曜屏的完美协同,以及万象分区控光技术的突破性应用,这两大核心技术共同构建起“全局高色域”的显示标准。
超级量子点是TCL的“杀手级”技术之一,其历经十余年研发沉淀,如今已升级至高浓度极彩量子晶体材料,能发出更为纯净的红、绿、蓝三原色光。这种材料采用复合纳米金刚结构,使用寿命长达10万小时,远超普通量子点6万小时的极限。
与之匹配的超级蝶翼华曜屏,是TCL华星最强屏幕技术的集大成者,采用自主研发的晶粹高色阻材料,如同电视最后一道色彩安检,能精准过滤杂光,使三原色更加纯净。该屏幕的穿透光谱与超级量子点的超级光谱高度匹配,实现了95%的全屏色纯度和ΔE<0.9 的专业级色准,成为行业色彩表现的标杆。
“万象分区”控光技术,则体现了TCL在光学工程上的深厚积累,它不仅仅是分区数量的简单增加,更是一整套系统级的光学解决方案。TCL X11L搭载的“万象分区”系统,并不止于数量上的夸张(98英寸版本达20736区),更关键的是在微距OD、超聚光微透镜、无影均光塔等底层技术上的突破,实现了“一区顶多区”的控光效率,光晕控制、暗场细节、高光爆发力均属行业顶尖。
亮度上,绚彩 XDR 10000nits峰值亮度,让TCL X11L具备了还原真实世界光影的能力。HDR 和 Dolby Vision 片源的最高亮度标准为 10000nits,TCL X11L 的亮度表现与之完美匹配,能够 1:1 还原片源中的亮度信息,避免了普通电视因亮度不足导致的画面压缩问题。其超动态控光技术确保峰值亮度持久稳定,即使高亮画面移动也不会出现衰减,同时做到高亮不褪色,让烟火的橙色更加纯正,日出的光晕更加通透,光影拥有近乎真实的张力。
令人惊喜的是,TCL X11L在实现上述性能的同时,整机厚度控制在了惊人的2cm左右,挂墙时如一幅流动的壁画。这背后得益于SQD-Mini LED无需长混光距离的特性,也与TCL自研的“天工架构”及复合材料密切相关。它证明了高端电视不应是性能与美观的妥协,而是科技与美学的共生。
此外,TCL X11L在音质、系统、交互等方面也毫不妥协:与Bang & Olufsen共研的Hi-END级音响、搭载伏羲AI大模型的灵控系统3.0、融合银河美学理念的CMF设计……这些都让它在“音画体验”之外,进一步拓展了“电视”作为家庭智能中枢与艺术装置的可能。可以说,TCL X11L是以“技术全集”定义了新一代机皇标准。
背后的较量:TCL如何握住技术话语权?
在笔者看来,SQD-Mini LED电视X11L的发布,不仅仅是一场新品秀,更是一次典型的“TCL式技术亮相”,它背后折射出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竞争逻辑的根本转变:从追逐供应链量产技术,到定义底层技术路线。
纵观全球电视行业,三星、LG等国际品牌曾长期垄断OLED、QLED等技术话语权,而国内品牌多数仍处于“方案整合”阶段。TCL之所以能率先突破SQD-Mini LED,与其多年来在量子点、Mini LED背光及面板制造一体化布局密切相关。
以量子点技术来说,2014年TCL就推出了第一台量子点电视,历经10年产品更迭;TCL量子点专利数全球第二,总专利数达2485件。产业生态链方面,TCL旗下华星光电提供了屏幕技术支撑,雷鸟科技助力AI画质训练,再加上与B&O等国际顶级伙伴的深度合作,可以说TCL构建起了一套难以被复制的技术闭环。
在这一轮显示技术迭代中,TCL选择的是一条兼顾画质、寿命与成本的最优路径:相比OLED存在烧屏风险,SQD-Mini LED具备超过10万小时不褪色的寿命;相比普通RGB-Mini LED色彩受限,它实现了色彩的全域突破;相比Micro LED天价未量产,它已具备商业化条件。这种务实且前瞻的技术选择,也体现出TCL对用户真实使用场景的洞察。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TCL此次产品技术发布,是中国科技企业从“制造”走向“智造”、从“性价比”走向“技术溢价”的关键一步。它证明了在高端显示领域,中国企业不再只是跟随者,而已经成为定义者。
值得一提的是,与SQD-Mini LED电视X11L一同发布的,还有标杆级RGB-Mini LED电视Q10M Ultra、最值得买的RGB-Mini LED电视Q9M, TCL作为“Mini LED宗师”正面向更广大用户推动科技平权、技术普惠。
结语:开启光色双绝的超级时代
SQD-Mini LED技术的推出,打破了延续十余年的色域僵局,重新定义了高端电视的技术标准。从全局高色域到超级量子点、万象分区,从极致薄型到智能体验,TCL X11L在各个维度都展现了行业领先水准,真正实现了“光色双绝”的体验突破。
SQD-Mini LED或许只是TCL技术长征中的一站,但它清晰地传递出这样的价值观:画质的真谛,不在于某一项指标、某一个场景的登峰造极,而在于色彩、光控、亮度、外观、音质、智能的无瑕融合。正如TCL所说的“不颠覆,不发布”,SQD-Mini LED颠覆的不仅是色域的极限,更是整个时代对“好画质、好电视”的想象。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