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PMI电视海尔Q60C,看“小接口”如何撬动产业“大升级”
近年来,显示技术从4K迈向8K、屏幕尺寸也向百吋级巨幕升级,电视行业却陷入了“参数堆砌但体验未达”的困境。在GPMI的赋能下,破局者已经出现——海尔推出的Q60C电视
原创
2025-09-25 18:37:38
来源:丁科技网  
作者:丁少将

在科技产业的演进史上,一些看似微小的技术突破,往往成为推动整个行业巨轮前行的隐形引擎。它们不显山露水,却真正连接起需求与供给、性能与体验、传统与创新。如今,在电视这个被认为是“传统”却又不断寻求新生的行业中,一个名为GPMI(General Purpose Media Interface,通用多媒体接口)的接口技术正悄然掀起一场高端换代革命。

近年来,显示技术从4K迈向8K、屏幕尺寸也向百吋级巨幕升级,电视行业却陷入了“参数堆砌但体验未达”的困境。在GPMI的赋能下,破局者已经出现——海尔推出的Q60C电视,作为首款搭载GPMI+星闪指向技术的产品,不仅重新定义了“智能交互”,更让人们看到了电视产业通过高端升级实现体验升维、突破增长瓶颈的希望。

笔者从多方获悉,除了海尔Q60C之外,后续还有多家主力电视品牌将推出GPMI电视,一个“高端电视标配GPMI”的浪潮正在蓄力形成。当下,GPMI以一个“小接口”的力量,撬动着视听产业的新一轮“大升级”。

从“显示为王”到“体验至上”:GPMI补上电视产业的交互短板

回溯电视产业的30年发展,几乎是一部“显示技术迭代史”。从CRT电视的笨重机身到LCD的轻薄化,从OLED的自发光优势到Mini LED的精细控光,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围绕“看得更清”展开。

尺寸赛道上,中小尺寸向55英寸集中、中大尺寸向75/85英寸靠拢,2025年上半年85英寸以上机型占比同比提升,大尺寸化俨然成了品牌突围的“标配动作”。

但当显示技术的升级触达“边际效益递减”的临界点,消费者的注意力开始转向“用得更爽”。库润数据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六成消费者认为“电视界面和操作方式复杂影响使用电视的频率”,近半数用户认为“用手机投屏观看内容更方便”。能投屏但投屏不流畅、能连接但多设备操控乱的痛点,成了制约产业高端化的核心瓶颈。

在笔者看来,电视产业的高端升级,本质上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条是持续精进的显示技术,另一条是亟待补位的交互体验。而GPMI的出现,恰好成了交互体验升级的“关键抓手”。

与传统接口相比,GPMI的技术优势具有“换代性”,包括双向多流、双向控制、高功供电、生态兼容、极速传输、快速唤醒以及全链安全等七大核心优势。比如,它能实现视频流与数据流的混合双向传输,解决了传统投屏“音画不同步”的问题;192Gbps的极速传输速率足以支撑真8K无损画质,让移动端的高清内容在大屏上“零损耗呈现”;最高480W的高功供电能力,可直接为外接设备供电,告别了“一根投屏线加一根电源线”的杂乱;而缩短至现有标准四分之一的快速唤醒速度,更是解决了“电视开机等半天、投屏连半天”的用户痛点。

值得一提的是,GPMI全面兼容USB接口标准,能连接手机、游戏机、机顶盒等多类设备,甚至支持“双向控制”,比如用电视遥控器反控手机、游戏机,打破了设备间的“操控壁垒”。

如果说显示技术决定了电视的“画质高度”,那GPMI这样的新一代接口技术就决定了用户体验的“温度”。过去,电视企业在显示技术上的投入往往“看得见却感受不深”,比如8K电视虽已面市,但用户找不到足够的8K内容;而GPMI却能让用户“即买即享”,插上一根线,手机里的高清演唱会视频就能无损投到大屏,用电视遥控就能滑动手机里的照片,这种“看得见又用得爽”的体验,正是当前电视产业高端升级最缺的部分。

从“显示内卷”到“交互破局”,GPMI不仅是一个接口的迭代,更是推动电视产业从“硬件参数竞争”转向“用户体验竞争”的重要拐点,它让高端电视不再是“摆着看的奢侈品”,而是“用着爽的必需品”。

从技术到产品:海尔Q60C率先破局,GPMI开启产业落地潮

一项新技术能否撬动产业升级,关键要看它能否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从“概念”变成“用户可感知的产品”。在GPMI的产业化进程中,海尔Q60C无疑扮演了“先锋者”的角色。作为首款搭载GPMI+星闪指向技术的电视,它不仅将GPMI的技术优势转化为了具体的用户体验,更为其他主力品牌的跟进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海尔Q60C对GPMI的应用,精准击中了用户的核心痛点。针对“投屏难、操控繁”的问题,它实现了“即插即连、一指即控”:通过GPMI接口,手机插上就能完成4K自由投屏,无需繁琐的配对步骤。

搭配星闪指向遥控器,用户“抬手一指”就能完成选台、拖拽、圈选等操作,取代了传统遥控器密密麻麻的按键。山东烟台海尔Q60C用户丛富国的反馈很具代表性:“以前按遥控要找半天键,现在对着屏幕指一下就行,不用戴老花镜了。”

在GPMI的加持下,海尔Q60C的应用场景大大拓宽。体验过这款电视的南京凤凰艺术团团长杨耀平就表示:“自从社区有了这款电视,我们排练团的排练效率大大提高,电视方便简易的GPMI投屏功能让我们排练时能跟着大屏学跳舞,AI功能还能调出书法教程,生活方便多了。”

这些用户真实的体验反馈,恰恰证明了GPMI不是“噱头技术”,而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技术”。

值得关注的是,海尔Q60C的落地并非孤立事件,而是GPMI获得产业界广泛认可的“缩影”。当前,高端电视市场已呈现“接口升级”的趋势,海信、TCL的部分高端机型已开始支持全功能Type-C,但GPMI在传输速率、供电能力、兼容性上更具优势,自然会成为头部品牌的“下一目标”。

钉科技获悉,除了海尔之外,某全球TOP3电视品牌已计划在下半年推出搭载GPMI接口的机型,长虹、创维等主力品牌也已经推出或正在推进相关产品研发。这意味着,GPMI不是某一家企业的“独角戏”,而是正在形成“产业共识”的“新赛道”。

GPMI在海尔Q60C上率先落地,给电视产业带来了重要启示:一项技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能否与用户需求结合,能否与企业的高端化战略契合。对于海尔而言,GPMI不仅是提升产品体验的“工具”,更是推动自身电视业务高端化转型的“支撑”:2025年上半年,海尔电视零售量同比增长29.2%,增速在头部品牌中名列前茅,Q60C的推出进一步提升了其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

当越来越多电视品牌加入GPMI阵营,“GPMI生态”将从概念变成现实,电视产业的高端化升级有望加速推进。“一个接口激活一条产业链”,GPMI扮演着关键角色。

从标配到生态:GPMI将重构视听产业的竞争规则

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回望,电视产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伴随着“关键部件”的迭代。从显像管到液晶屏,从HDMI接口到USB-C接口,每一次迭代都重新定义了“好电视”的标准。而GPMI的出现,正朝着“高端电视标配”的方向迈进,未来甚至会成为判断一款电视是否“真高端”的核心指标。

当前,高端电视市场的竞争已从“单一显示”转向“综合体验”。如果一款电视拥有8K屏幕、Mini LED背光,却没有便捷的交互接口,无法实现多设备无缝连接,那么它的“高端属性”就会大打折扣。毕竟如果消费者买了高端电视,却还要忍受“投屏卡顿、操控繁琐”的问题,自然不会为“高端”买单。

而GPMI恰好补上了这一短板:通过192Gbps极速传输,它能让8K画质的优势真正落地;通过双向控制与生态兼容,能让多设备连接更便捷;通过快速唤醒,能让用户体验更流畅。

笔者认为,GPMI未来将成高端大屏机型的“标配”,没有搭载GPMI的高端电视,可能会陷入“参数好看但体验拉胯”的尴尬境地,难以匹配用户对“高端”的期待与品牌的高端形象。

值得关注的势,GPMI的影响力并不局限于电视领域,它将在机顶盒、显示器、拼接屏等更多视听场景中发挥作用,真正实现“以小接口撬动产业大升级”。

在机顶盒领域,GPMI的高功供电与极速传输能让机顶盒摆脱电源适配器,同时支持4K/8K内容的高速传输;在显示器领域,GPMI可同时满足“高清显示、数据传输、设备供电”三大需求,让设计师、游戏玩家的多设备连接更简洁;在商用拼接屏领域,GPMI的双向多流与全链安全能力,能解决传统拼接屏“布线复杂、内容传输不安全”的问题,适用于会议室、展厅等场景。从家庭娱乐到商用场景,从单一设备到多终端互联,GPMI正在打破不同场景、不同设备间的“数据孤岛”,构建一个“全场景互联”的视听生态。

过去,电视产业的竞争是“谁的屏幕更好、谁的芯片更强”;未来,竞争将是“谁能构建更便捷、更无缝的互联生态”。GPMI不是一个孤立的接口,而是这个互联生态的“连接纽带”。

从海尔Q60C的落地到更多品牌的跟进,从电视场景到全视听场景,GPMI产业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对于电视产业而言,这不仅是一次接口的升级,更是一次从“显示驱动”到“体验驱动”的转型;对于用户而言,这意味着“用电视更爽、连设备更易”的体验革命;而对于整个视听产业而言,GPMI正在打开“全场景互联”的新空间,让小接口真正释放出大能量,推动产业走向更高效、更协同的未来。

最新文章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商务合作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