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访京东方成都8.6代液晶产线:发挥VA氧化物高端优势,打造百吋大屏世界级基地
在这个“屏即世界”的时代,京东方G8.6代线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一条生产线本身:它是中国智能制造向高端跃迁的缩影,是“中国技术定义全球标准”的宣言。
原创
5小时前
来源:丁科技网  
作者:丁少将

坐落西南的成都,有两个鲜明的城市标签:一是无辣不欢的各类美食,二是国宝熊猫的养育基地。当然,作为一名资深科技媒体人,成都吸引我的,还有这里是全国最大的显示产业基地之一。

日前,我有幸参访了主打TV超大屏的京东方成都8.6代TFT-LCD面板线(京东方G8.6),搞清楚了一直藏在心里的三个疑问:这条有着“熊猫历史背景”的8.6代线有什么独到之处?100吋凭什么比98吋强?消费者超大屏换新为什么应该直接上100吋?

京东方G8.6:三个“全球唯一”构筑产业竞争护城河

先说第一个疑问。之所以有这个疑问,是因为京东方成都的这条8.6代线,此前是中电熊猫的资产。2021年,京东方通过收购的方式拿下中电熊猫两条液晶产线,其中一条就是位于成都的8.6代TFT-LCD面板线。

客观来看,在京东方并购之前,中电熊猫的经营状况、品牌声誉并不佳。不过,在2021年进入“京东方时代”之后,这条产线可以说彻底焕发了新生,在大屏领域不仅成为京东方最核心的资产之一,而且其大屏的产能、技术、客户覆盖度等都可以说“称雄世界”。比如,从2022年至2024年,这条产线大屏出货量逐年增加,80吋+占比由7%增至29%,100吋大屏全球每3块约有2块来自京东方的G8.6。

接下来进入正题——这条8.6代线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从产线布局来看,京东方有5条8.5代线,2条10.5代线,唯一的1条8.6代线便是成都的G8.6。当然,“京东方唯一”并不能说明什么,真正体现独到之处的是G8.6拥有三个“全球唯一”。

首先,是全球唯一的8.6+TFT LCD面板世代线。

这个“全球唯一”的价值极高。因为,从高世代液晶面板产线建设时间来看,市面上有着较多布局的8.5代线基本建立在2012年左右,而成都的8.6+世代线是2018年建成投产,设备、技术、工艺比8.5代线都更先进。

这条全球唯一的8.6+世代线,通过2620mm×2290mm的玻璃基板设计,可以实现100吋屏幕的完美切割,最大双切尺寸能到104英寸,而传统8.5代线最大只能切割98吋产品。因此,对于切割生产百吋大屏,一些8.5代线的运营企业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值得一提的是,从开发设计、品质管理到人员能力,2021年京东方接手后对这个工厂全面重新赋能,彻底激活和释放了这条世界级VA(UV光垂直配向)液晶产线的发展潜能,让工厂的经营面貌焕然一新。

完成从硬件到管理体系的全方位升级与战略重构后,京东方成都G8.6已蜕变为一座具备全球领先技术水平的“全新”智能制造工厂。在走访时,很多细节都让笔者印象深刻,比如产线里有多台全球领先的高端设备;AI运营深入各个环节,比如在检测环节AI技术大面积替代人工,效率大幅提升;因为技术领先、需求旺盛,成都G8.6的100吋面板生产的稼动率非常高。

其次,是全球唯一VA Oxide(氧化物)生产基地。

VA面板目前是TV面板的主流之一,而京东方G8.6与其他VA产线最大的技术差异化在于,其依托京东方VA Oxide技术平台,采用的半导体材料为目前TV行业最先进的铟镓锌氧化物(IGZO),具备节能、高刷等显著技术优势。

作为全球唯一大规模量产VA Oxide技术的生产基地,京东方成都G8.6上演了一场“材料革命”:传统非晶硅TFT器件如同笨拙的“大块头”,而IGZO技术将晶体管尺寸缩小至前者的1/3,电子迁移率却提升20倍以上。

这种物理特性的飞跃,让面板透过率提升10%、功耗降低30%,即便在100吋的超大尺寸下,整机功耗仍低于同尺寸OLED电视。笔者了解到,京东方新一代85/100吋产品的透过率正在冲击7.0%+,而行业企业相关产品的透过率不到6%,VA面板透过率方面京东方“遥遥领先”。

目前,高刷成为面板产业和TV行业确定性的发展方向。笔者了解到,成都G8.6 产线2025年高刷出货占比有望突破50%,100吋+量产产品已达144/165Hz,新一代将达180/240Hz,85吋/86吋/90吋新一代将达180Hz。

比非晶硅材料高20倍的电子迁移率,让VA Oxide具备了显著的高刷优势。市面上的平板显示器,无论是LCD、OLED还是LED,其每一个像素点亮暗都由薄膜晶体管来单独控制,都希望电子的传输越快越好,也就是迁移率越大越好。这就如同用火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输一定量的电子,速度慢就只能铺设更多铁轨,或者增加车厢数量,而速度越快就可以在规定的时间运输更多的电子,由此面板就能支持更快的刷新,实现更完美的显示。

最后,拥有全球唯一UV光垂直配向技术。

与传统摩擦配向技术不同,这项技术采用UV紫外光,在纳米级精度下指挥液晶分子呈一定角度偏转排列,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接受光的检阅。UV光垂直配向技术的液晶偏转角度一致性更好,这种革命性工艺让VA面板对比度可以达到7000:1甚至更高,黑场表现接近OLED。这项技术还让面板反射率低至1.36%,在强光环境下仍能保持画面纯净,彻底解决了传统VA面板反光严重的行业痛点。

另外,UV光垂直配向技术的“颠覆性”还在于对观看角度的解放。传统VA面板因液晶分子排列缺陷,在侧视角观看时对比度会骤降,并产生色偏等问题,而UV垂直配向技术则可以保持高对比度水准,由此破解了必须“皇帝位”观影的行业痛点。

三大全球唯一的协同效应,让京东方成都G8.6成为全球显示产业的技术高地,其构建的护城河,很难被行业企业跨越。

100吋vs 98吋:一场“技术代差”的全方位碾压

现在,无论是面板企业还是TV品牌,都在积极拥抱大屏化趋势。不过,在100吋级产品方面,行业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分野。部分企业押宝主打98吋产品,而一些企业则重点布局100吋产品。虽然尺寸只差了2吋,但双方阵营的角逐却日益激烈,这对消费者的选购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从这次走访了解的信息来看,京东方100吋VA Oxide产品,从尺寸到性能再到生态,都对行业98吋产品形成了全面压制。

尺寸来看,100吋是观看4K内容的最佳尺寸。在产线的实验室里,工程师将采用京东方100吋面板的TV与行业98吋产品并排放置,首先揭示的是“尺寸即正义”的底层逻辑:

根据视网膜分辨率理论,屏幕的最佳观看尺寸与其分辨率密切相关。在正常观看距离下,只有当屏幕尺寸足够大时,人眼才能完全分辨出更高分辨率所带来的细节提升。具体而言,1080P画质的最佳观看尺寸约为34英寸,2K分辨率则适合约50吋屏幕,而4K分辨率的理想尺寸是100吋,能够充分释放超高清细节表现。

在光学性能和画质对比中,色域覆盖方面,京东方100吋面板的BT.2020色域覆盖达到90%,比行业98吋产品高出10个百分点;响应时间方面,100吋面板的GTG灰阶响应速度为4毫秒,而98吋产品为8毫秒;反射率方面,100吋面板为1.36%,而98吋产品为2%。另外,在动态拖尾、彩虹纹等影响观看体验的因素方面,100吋产品的表现都明显优于98吋产品。

另外,串扰问题在98吋面板上尤为严重。由于仅配备12个驱动IC,其充电效率不足导致画面重影明显,而100吋面板的16个驱动IC实现了100%充电率,彻底消除了串扰现象。这种硬件配置的差异,使得100吋面板常规启动刷新率就可以实现165Hz,而98英寸产品大部分为144Hz以下,很难实现165Hz及以上的高刷。

100吋产品还拥有更强大的产业生态。当我们把视野从实验室扩展到产业链,会发现100吋产品的优势远不止于技术参数。观察来看,如今海信、创维、三星、LG、索尼等全球主流终端品牌,都在围绕100吋构建全新的产品矩阵。

比如海信和京东方成立联合实验室,为百吋高端电视专属定制的黑曜屏,是行业画质标杆般的存在,其通过独有内外双层纳米级LR低反技术,拥有行业最低的1.28%反射率,相比普通屏幕,黑度提升4倍,是真正的行业低反标杆。值得注意的是,黑曜屏也是目前行业唯一具备二次降反工艺的屏幕。另外,黑曜屏Ultra搭配原生90%BT.2020纳米光谱匹配立体色域,色彩更立体、鲜活;STW多维宽视角光学增强技术,带来超广的观看视角增益。在黑曜屏、信芯AI画质芯片等创新科技的加持下,海信百吋ULED系列旗舰产品在真实环境下的画质水平与用户体验不断突破行业极限。有了生态协同的助力,2024年海信在100吋+超大屏电视市场占据58.8%的出货量份额,高居全球第一。

反观98英寸阵营,由于受限于8.5代线的产能瓶颈和技术天花板,终端品牌只能在技术上做一些微创新,难以形成系统性突破。这种技术-产能-生态的整体差距,让100吋成为全球显示产业公认的下一代大屏标杆。

消费者视角:超大屏换新,为什么应该直接上百吋?

从产业视角回到消费者的视角,有两个问题比较纠结:一是电视换新,要不要买80吋+超大屏?二是换超大屏,要不要直接上100吋?在探访成都G8.6产线之后,答案其实很明确——条件允许,直接上百吋!

消费电子产品的铁律是——买新不买旧,电视则还要买大不买小。从过去十多年的消费趋势来看,电视大屏化浪潮已势不可挡。奥维云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家庭电视平均尺寸突破65英寸,百吋产品销量同比增长了2.8倍。买百吋大屏电视,未来10年都不过时。

技术、体验上,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从前文可以看到,100吋VA Oxide产品相对98吋产品,在节能、高刷、响应速度、色域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优势,4K分辨率下买100吋大屏产品,会获得最佳的视觉体验。

不得不提的是,现在的百吋产品价位段很丰富,选择上可以“丰俭由人”。笔者在京东方G8.6产线了解到,目前海信、创维、康佳、长虹、小米、海尔、三星、LG、索尼等全球主流TV终端品牌,基本都在和京东方合作打造100吋产品矩阵。这背后,不仅是视觉需求的进化,更是技术普惠的胜利:京东方G8.6支撑百吋面板大量出货形成规模效应,TV终端品牌可以根据不同家庭需求,打造出了几千到几万不等的丰富价格段产品。可以看到,从高端别墅到都市公寓,百吋电视的人群覆盖度越来越广。

选择京东方的VA Oxide百吋屏,更是选择未来十年的技术前瞻。当海信凭借ULED X平台斩获百吋全球销量冠军,当索尼用其打造BRAVIA影院级画质,当三星将165Hz高刷与量子点技术深度融合,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屏幕,更是顶尖品牌共同背书的技术生态。可以说在百吋赛道上,京东方和产业伙伴一起,为每个家庭预留了通往未来的门票。

当前,以旧换新国补持续推进,VA Oxide百吋屏的节能优势非常突出,一级能效20%的补贴让百吋电视的入手门槛变得更低,百吋换新可谓正当时。Omdia预计,2025年百吋大屏电视的出货量或首次超过100万台。百吋大屏电视的加速普及,已经是不可逆的时代浪潮。

结语:中国智能制造向高端跃迁的缩影

在这个“屏即世界”的时代,京东方G8.6代线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一条生产线本身:它是中国智能制造向高端跃迁的缩影,是“中国技术定义全球标准”的宣言。当百吋大屏走进千家万户,它承载的不仅是精彩的影视内容,更是一个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自信,是中国高端制造征服全球市场的铿锵足音。这或许就是显示产业的魅力——每一寸屏幕的进步,都在书写着大国崛起的注脚。

最新文章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商务合作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