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机房vs传统机房:部署快、易扩展、节能好、效率高
随着第三届数博会圆满落幕,一个环环相扣的大数据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各种黑科技相续亮相。做为大数据产业链的核心-数据中心建设领域,从以前的传统数据中心到现在的模块化数据中心、高密度数据中心也取得了飞快的发展。现如今“模块化数据中心”无疑是一个热词。模块化数据中心因其能够提供高性价比、高可用性的建设模式,从而被众多基建厂商所熟知。众多传统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厂商纷纷进入“模块化”的市场竞争中, “模块化”
2017-07-10 11:00:52
来源: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1_141216183735_1.jpg

随着第三届数博会圆满落幕,一个环环相扣的大数据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各种黑科技相续亮相。做为大数据产业链的核心-数据中心建设领域,从以前的传统数据中心到现在的模块化数据中心、高密度数据中心也取得了飞快的发展。现如今“模块化数据中心”无疑是一个热词。模块化数据中心因其能够提供高性价比、高可用性的建设模式,从而被众多基建厂商所熟知。众多传统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厂商纷纷进入“模块化”的市场竞争中, “模块化”的理念深入人心。

随着机房系统的发展,机房建设也是层出不穷,模块化机房建设模式相较传统建设模式具备了更多优势,在满足客户业务需求的同时创造更多价值,成为未来数据中心建设模式的新标准与方向标。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模块化数据中心建设与传统建设的区别。

一、模块化机房简介

微模块数据中心是将传统机房的机架,空调,消防,布线,配电,监控,照明等系统集成为一体化的产品,充分发挥了模块化设计的优势,可以实现系统的快速、灵活部署,这不仅可以大幅降低建设成本,而且能够大幅缩短数据中心的建设周期,微模块数据中心的建设周期减少至8-12周。微模块数据中心建设对机房的空间环境没有特殊要求,不需抬高地板和其它机房的专门装修。

二、模块化机房在传统机房的优势

(一)、传统机房面临的问题

1.建设周期长

在传统机房建设过程中,机房建设包括装修系统、电气系统、消防系统、空调新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安防系统、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等。在各个系统实施过程中,会出现需等待上一个系统实施到一定程度,下一个系统才能实施。就导致了实施周期长的情况。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通常将数据中心的基本实施周期细分为实施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竣工运行阶段,整个实施周期大概在180天至240天左右。当需要不断地预测未来时还会使项目延迟。在业务需求高速变化的今天,这个时间表是不适应和不允许的,用户都希望在几个月内就建成数据中心,而不是1年。

2.扩展性差

扩展能力对于适应性就十分重要了。在机房建设中会出现两种情况:(1)在设计时用户按照当前的业务需求进行设计,对未来业务发展没有进行足够的分析,导致在使用2-3年后发现需要提高容量时却因配电、机柜空间及空调问题只有在中断业务和增加业务成本的情况下才能够提高容量。(2)在设计时用户根据最坏的情况来规划系统容量。无法确定将来的业务需求。因此造成了不必要的建设及浪费。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一般的数据中心机房对其使用率不到60%。

3.能耗高

众所周知,数据中心机房能源消耗极高,据不完全统计,传统数据中心设备实际能耗占总能耗的45%,而制冷供电及照明的耗能约占总耗能的55%。这意味着数据中心所使用的能源约有一半消耗在IT负载上,另一半消耗在包括电源设备、冷却设备和照明设施在内的网络关键物理基础设施上。

4.管理成本高

依据数据中心的重要程度,在机房建设等级、系统配置、管理及维护上均有不同的差别,再加上设备厂家和种类繁多,常常会导致建设和管理的复杂化,因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  

(二)、模块化机房优势

1.快速部署、缩短建设周期

相对于新建或扩建传统数据中心而言,模块化数据中心的部署时间更短。从设计到正式部署应用,传统数据中心需要7-9月甚至更长,而模块化数据中心只需要十多周的时间即可完成,而且也更节约占地。这一方面是因为它内部已集成了大量动力基础设备,只需加入相应的IT设备就可投入运营,

2.模块化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数据机房模块可以通过多个模块的自由组合现模块间的备份,根据业务发展,随时启用其中一个模块,在增加新的功能模块时,只需对该模块进行扩展,不含对原有布局结构造成较大变化,当现有功能模块发生改变时,只需要对该模块进行改进,模块的变动不会波及到全局,模块化的规划不受现有机房基础配套设施的限制,随时满足机房扩容的需求,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及可扩展性。

3.提高了机房的绿色节能

模块化机房有助于机房绿色节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在空调制冷上:传统的数据中心往往大开间模式,在机房启用时为保证整个房间保持恒温恒湿的状态下,难免造成空调制冷的浪费,而模块化机房采用小面积化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2)在UPS系统上:UPS系统造成能源浪费主要原因是扩大UPS电源的使用规模而导致负荷较低,达不到有效运行状态。模块化机房从源头上避免了这个问题,通过合理配置UPS系统容量,使系统运行在最佳状态,达到绿色节能。

4.智能管理、高效运营

智能的管理系统能够帮助客户节能降耗,实现数据机房多层级、精细化能耗管理,通过多种报表精确定位能源额外损耗点。基于大数据分析,输出节能优化方案,构建绿色数据机房。最佳资产管理是对于全网资产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实现资产信息的闭环管理,保证数据及时刷新,及时管理。同时帮助用户制定资产维护计划,在维护计划内帮助客户实现主动预警,同时可动态调整维护计划,按照当前实际情况输出优化方案,构建最佳资产管理功能。

三、模块化机房建设与传统建设的区别

在机房建设过程中,相较于传统建设模式,模块化机房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1、一体化分布式部署:批量复制、按需扩展三房归一

从UPS、电池房+空调房+IT机房归一成IT机房,对大楼要求统一明确,统一接口。模块按需建设,从按一个机房统一建设改为按一个微模块分期建设。模块从下单到交付仅用13周,快速的IDC部署能力自适应快速发展需求。

2、模块与土建解耦:一次规划,分期投资,快速部署

土建和IT建设分离,大楼主体及基础水电一次性建设完成,数据中心模块则按需灵活部署。数据中心模块各组件均为标准化产品并预留接口,可快速生产发货、现场快速组装,有效提高ROI,Capex下降10%。

3、模块内部件与通道结构件解耦:灵活应对未来变化

服务器生命周期一般为3-5年,数据中心为10-15年,当未来一轮服务器配置变化,微模块灵活调整内部供配电和制冷的配比即可应对,大大提高微模块未来的可用性。

4、密封通道提高空调制冷效率

密封通道设计,隔离冷热气流,行级空调就近制冷、就近热量转移,消除局部热点,大幅提高制冷效率。

5、智能管理架构:单模块监控与集群监控提高运维效率

每个微模块部署一台触摸屏(带独立NetEco智能管理系统),连接到交换机,负责本模块的监控管理;同时提供北向SNMP接口,支持基于微模块的集群管理,界面清晰,大大提高运维效率。

最新文章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商务合作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