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韧劲的伟大公司,一定经得起赞美,也受得起煎熬。在门店高速扩张至近2000家时,有人说苏宁就是中国的沃尔玛;当连续7个季度亏损时,有人说苏宁的互联网转型“然并卵”,再折腾也没有前途。现在看来,苏宁六年磨一剑,已经形成了“一体两翼三云四端”互联网+零售产业生态,有人说苏宁正在完成一段美妙的互联网+的蝶变之旅。
转型——抉择十字路口,无可避免的阵痛
如今风光的苏宁,大概在五六年前,还徘徊在变与不变之间。当时的问题在于——线上有京东、天猫、淘宝等平台电商的“野蛮”挤压;而线下随着开店成本的增加以及毛利的降低,规模增长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不转型,早晚会死;转型,可能速死,但也许还有机会活下来。
苏宁没有选择“温水煮青蛙式”的稳步发展,而是果断加速转型。2009年升级网上商城为苏宁易购。2013年,更名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转变定位,商品涵盖更为综合的品类,从垂直领域,不断扩展自己的产品线。期间,收购红孩儿、投资锤子科技、投资PPTV,在互联网转型之路上更是多点布局。
不过,任何改变都会付出代价。苏宁的转型同样经历阵痛,最明显的表现是:2010年至2014年,苏宁的利润持续下降,苏宁股价持续走低。
类似的转型阵痛其实很多互联网企业都曾经历过。如百度李彦宏就坦承,百度历史上经历过三次大的转型,每一次都痛苦万分,商业模式、组织架构、短期利润等都要经历巨大调整,但每一次痛苦调整后,百度都能占领市场的高点和先机。
我们既看到苏宁的转型的代价,也能看到转型成果。比如,苏宁易购成为国内第三大B2C商城,苏宁初步实现了去电器化;培养了一大批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专业人才,管理云、消费云、供应云的规划初步实现;让线下门店除了承担销售的功能之外,更承担着展示体验、仓储配送、实现线上线下闭环O2O体验的功能;自建了颇为强大的物流体系,包括452万平方米仓储面积,4个航空枢纽、12个自动化分拣中心、660个城市配送中心、10000个快递点……
阵痛之后的苏宁,如今在很多方面都朝着利好的方向发展。2015年第二季度,苏宁已经结束连续7个季度的亏损,实现盈利。整个上半年,苏宁线上平台实体商品交易总规模同比增长104.65%,移动端订单占比超过50%。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在抉择的十字路口,与仍在踟蹰和彷徨中的国美相比,苏宁显然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拥抱——流量+物流,线上与线下的深度融合
如果说向互联网转型是苏宁在战略方向上做出的巨大抉择,那么联姻阿里,则是在战术层面做出的最重要决定。
阿里283亿入股苏宁,成为苏宁第二大股东,同时苏宁也140亿认购阿里新股,这样规模的交叉持股合作,再次证明了苏宁转型的勇气和魄力,同时也给苏宁乃至整个互联网零售行业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
此次合作涉及的内容很多,但笔者认为,对阿里而言,物流是此次合作的关键。日前,苏宁物流披露“818发烧节”战报,818期间苏宁物流大件商品妥投率达99.7%,小件商品也达到98.7%;基于全国苏宁门店的2小时“急速达”占比11.3%,急速达商品范围扩大到2031品类,传统的3C数码产品之外,也逐渐向百货产品扩展。苏宁物流的实力可见一斑。
作为大型综合类电商平台,无论天猫还是淘宝,都拥有丰富的货品和巨大的流量,然而与自建物流渠道的京东相比,阿里的外包物流常常受到诟病。
与苏宁联手之后,这种局面将得到改变。苏宁在一段时期以来,不遗余力打造物流渠道,已经成为苏宁最关键的优质资产之一,一旦与阿里菜鸟网络顺利整合,并向天猫平台开放,则将大大提升天猫平台的整体购物体验。
同时,苏宁的众多线下门店,除了为阿里淘宝或者天猫提供线下展示平台之外,其仓储优势也能显现出来,就近配货,配合苏宁的自建物流,消费者从线下下单到线下体验到快速收货的一站式购物体验将得到极大提升。
而苏宁在与阿里的合作中,将更多地获得流量方面的支持。如果要说得更为明确,就应该是新的互联网入口和高效、低成本的流量运营方式。
此前,苏宁虽自我变革,整合线上线下业务,完成产品和服务的协调和对接,然而其互联网流量的不温不火,一直是O2O发展的短板。引入阿里,这一短板有望迅速得以弥补。
事实也的确如此。8月17日,距苏宁阿里宣布合作仅一周,苏宁易购天猫官方旗舰店就如期上线,而上线不到4分钟,就售出了1000件商品;截至当日下午13点08分6秒,售出商品突破10万件。天猫平台对外排名显示,8月17日,苏宁易购雄踞天猫家电类店铺用户访问和消费榜首。
苏宁易购“818发烧节”电商大促首日,苏宁易购整站销售同比去年增长427%,移动端占比突破65%。苏宁易购的天猫旗舰店,仅用一天时间就雄踞天猫商户中大家电销售排名榜首。
当然,苏宁还将获得阿里在金融和大数据方面的支持,使得自己在供应链金融和用户数据转化相关领域的业务获得更好的延伸,获得更多支持的苏宁也将更好地从“+互联网”,到拥抱“互联网+”。
苏宁与阿里的联姻,可以看作是一种优势互补或者短板互拆的合作,也是线上线下业务深度融合发展的行业范本。
开放——闭环生态,与实体商业共进退
互联网是开放的,苏宁也是开放的。在苏宁的战略中,要打造一条通向“互联网+零售”的高速公路,并通过入口、出口和接口,帮助更多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
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体现了苏宁更高的战略格局,毕竟,如果整个行业都面临崩盘,一家企业也无法去决定自己的沉浮。苏宁的选择是以开放和共享的态度,与实体商业同进退、在一起。
过去,苏宁与外部的合作集中在采销这样的单一入口,而此后,苏宁将建立起开放的闭环,其物流、金融、大数据等业务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产品都将成为外部的入口,外部与苏宁的合作将会扩展到更多领域。
例如,在苏宁帮助下获得更精准的用户数据,进行精确用户定位和用户画像,完善线上支付手段并提供更优质的物流配送服务等。苏宁也将逐步成为作为大平台的服务提供商,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推动整个行业向前进步。
这其中也少不了阿里的合作与支持。如上文所说,阿里将在金融、大数据等方面为苏宁提供业务延伸支持,让苏宁在这些领域得以走得更远。而苏宁将会把这些延伸业务共享给数量庞大的实体合作伙伴们,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生共长的巨大产业生态圈。
因此,苏宁的未来其实并不在零售,而在于围绕零售的各种增值服务。通过提供各种服务,苏宁将广大的实体合作伙伴引入到线上,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拥抱“互联网+”的机会,在完成蝶变之旅的同时,带动行业的整体革新与进步。
关于钉科技
钉科技(www.dingkeji.com),
致力于秉承钉子精神,打造为TMT领域最专业的科技新媒体。
QQ交流群:312438705。
进官方微信群添加此微信:dingdingding99
投稿邮箱:dingkeji2015@163.com
扫描二维码关注钉科技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