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有情人会选择一起,而无缘人则各奔东西。
金螳螂与家装e站,这对看似互补的组合,在七夕节正式和平分手了。对于这个结果,笔者并不意外。在笔者6月份参加金螳螂主办的“家装e站壹周年庆典暨全球战略发布会”上,就隐隐闻到了这股气息。
一个传统线下的公装领域巨头要与骨子里都带着互联网基因的家装e站,在组织管理、运营模式等方面做到无缝融合,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也许,分手是一件让双方都解脱的结果。
对于分手原因,金螳螂方面解释说,是因为“股东之间在家装电商的商业模式、经营模式上存在较大分歧”,并因此出售持有的金螳螂(苏州)电子商务有限公司41%的股权,而家装e站创始人团队回购了这一股份。
双发的分歧其实很容易理解。金螳螂最开始希望借助家装e站完成电商布局,实现公装家装、线上线下“两轮驱动”;而家装e站则希望借助金螳螂的资金和线下资源,实现O2O的战略布局。但在双方合作后实际运营过程中,并非理论上推导的可以实现1+1>2的效果。
由于公装与家装运营理念的不同,线下与线上操作手法的差异,再加上管理方式、企业文化方面的格格不入,以及双方对家装e站品牌和金螳螂电商品牌所持有的不同期待,双方分手在所难免。唯一让人吃惊的是,分手的时间有些快。
就目前的情况看,分手后的金螳螂和家装e站都面临一定的的挑战,但相对而言,家装e站更可以轻松上阵,更独立自主的实现互联网家装O2O的大计。而缺少家装e站的金螳螂,则要几乎从零开始,重新开启线上布局,新的金螳螂电商要想再次切入互联网家装市场,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甚至更大的代价。
缺少金螳螂10亿资金的支持,家装e站还能否高速前进?这个问题,对目前的家装e站而言,其实不存在。对互联网创业者而言,钱重要,却也不重要。互联网经济很大程度上是先投入后回报的运作模式,初创型小公司对钱会很在意,毕竟天使轮的几百万都可能决定一个公司的生死,而被市场证明有良好商业模式和收益预期的公司,则会受到资本的青睐。资本甚至可以容忍这样的公司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赔钱赚市场。
从已有的基础来看,家装e站具有长期成长性。截至2015年6月,家装e站全国中心仓的数量已经达到36个。按照家装e站的规划,3年内将在全国发展2000余家线下体验服务中心,覆盖全国30余省区市,打造千亿家装电商O2O交易平台。有着这样的基础和愿景,笔者认为家装e站不愁没有资本的青睐。
告别金螳螂,也意味着家装e站没有了管理和运营上的种种束缚,相信资本市场有大把的资金愿意押宝万亿级的互联网家装市场,而家装e站也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获得最适合自己长远发展的资本支撑。
对家装e站来说,与金螳螂的短暂合作也并非毫无收获。首先,在前期获得了资金支持,毕竟线上业务前期都不是盈利的;其次,在品牌影响力方面获得了极大提升;再次,在线下分站布局和材料供应商的对接上,获得了不少资源。
单飞后,家装e站要做的,一方面在品牌背书方面尽量去金螳螂化,进一步夯实和提升家装e站本身品牌的行业影响力,另一方面要确保线下分站和品牌供应商的稳定,不要因为股权变更影响终端用户的利益。
金螳螂与家装e站的分分合合,也对很多寄望于互联网+的公司以深刻启示:品牌与资本的联合十分容易,但理念与文化的根本分歧却难以弥合,而与其别扭的相加,不如坚持自我,哪怕短暂的孤独,也要等待下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人。
最后,祝金螳螂和家装e站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归属。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