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天就卖了100万部,乐视手机赢在哪里?
原创
2015-08-16 19:49:26

最近5年,除了小米手机之外,很少有新晋手机厂商再次引发行业和媒体的集体高强度关注。然而,乐视手机是个例外。公布Bom成本、接近5亿美金融资、“硬件+流量”双免费……乐视手机的打法总是让人应接不暇又常常令人意想不到。最新消息显示,乐视手机在上市83天后,实现了销售100万部的疯狂业绩,创造了国内旗舰级手机销售的记录,让行业为之震撼。

乐视做手机,和做电视一样,其实一直是在争议和质疑中前行的。外界质疑的关键,无非有三点:一是,市场已是红海,后来者机会渺茫;二是,缺乏手机制造、供应链、渠道等资源;三是,其只是为支撑股价而在讲一个更大的故事,非真心投入。

类似的质疑在电视领域同样存在过。但事实已经证明,乐视通过生态打法,几乎革了传统电视厂商的命,也引发了传统电视厂商自我革命以及互联网厂商跟风杀进智能电视市场的一连串效应。

上市不到3个月,乐视手机实现了销售100万台的业绩,再次证明乐视生态打法的合理性和爆发力。


很多人可能不解,乐视模式到底赢在哪里?就乐视手机成功的关键因素,我认为有三个:

一是有专业的团队操盘。

任何事情的成功,首先是人的成功。

看看乐视手机的高管团队,你可以发现,乐视做手机并非外行。

一把手冯幸作为原联想手机的操盘手,曾将联想手机销量从百万级做到千万级;同时深谙运营商渠道市场,在手机产业上下游有着广泛的人脉资源。

乐视手机还拥有原魅族负责营销和研发的两位副总裁莫翠天、马麟。特别是后者,在手机UI研发方面堪称大师级人才,魅族Flyme由其打造。甚至业界疯传,包括小米的MIUI都曾偷师马麟,加盟乐视后马麟也打造了多屏互动贯穿乐视生态的乐视EUI。

二是线上线下渠道资源的互联互通。

乐视手机并没有走小米手机几乎全线上的销售模式,而是在一开始就非常注重线上线下渠道的协同布局。事实证明,乐视的这一做法是正确的。

线上渠道不必多说,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乐视的线下渠道已经初具规模。

一方面,快速与国内最大的手机连锁巨头迪信通结盟,让迪信通在全国的3000余家门店,都成为乐视生态产品的展示、销售、服务的中心。这其中,当然包括乐视手机。

另一方面,与中国联通战略合作,不仅联通的线下数千门店成为乐视手机的销售渠道,而且乐视投入了7个多亿,联手联通,向乐视手机用户定向补贴流量,“硬件免费+流量免费”的双免费打法,让行业和用户都感受到了生态手机的力量。

最后,乐视还有自己的展示体验中心LePar。目前,LePar在全国的数量已经接近2000个,全年要达到3000个的数量规模。乐视极为重视这一项目,目前由一位副总裁亲自主抓这一工作。线下体验店,从全球看,苹果是做得最好的,而小米想做但却一直没做好。乐视在这方面动作迅速,成效显著,应该说具有远见和魄力。LePar对包括乐视手机在内的生态产品销量的拉动作用,在下半年会更大地显示出来。

三是乐视生态资源的协同支持。

表现在:首先,乐视手机可以采取按成本定价方式,不靠硬件赚钱。

乐视采取成本定价的方式,一直强调不通过硬件赚钱。因此在硬件价格上,无论是乐1、乐1 Pro还是乐Max,相对友商同配置机型都具备价格优势。通过公布Bom成本的方式,让消费者看到其他品牌厂商的硬件利润空间有多大。

通过影视视频内容以及周边增值服务来赚钱,而不靠硬件本身赚钱,这是乐视手机的盈利模式,也是其他厂商无法复制的模式。

其次,内容优势增加了乐视手机的竞争力。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其承载的内容是用户选择哪款手机的关键因素。乐视手机除了通过乐见桌面看到大量自己喜欢看的视频内容外,还首创了视频直播功能(Live桌面),特别是一批明星大咖直播台的出现,让年轻的追星族有了更大的动力去购买乐视手机。

乐视采取的是“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垂直整合的模式,在生态链的很多环节都能形成对终端产品的支持。乐视云平台具备全球400多个CDN节点,6.5T带宽储备,保证手机播放视频的快速流畅(Live桌面目前可支持三路视频流无卡顿同时播放),提升用户体验;LePar的快速布局让超级手机有了直接面向用户的体验通道,拉动了线上线下的销售。



至少从目前看,乐视手机无疑是成功的。当然,进入下半年后,乐视的猛冲猛打势必会遇到更大的挑战:

其一,友商会在战略战术上更加注重这个玩家。

小米上半年围绕生态模式、内容数量频频与乐视撕逼,以期达到干扰乐视手机发展的目的。尽管效果寥寥,但对乐视终端还是会造成一定的伤害。与乐视手机快速扩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米手机陷入增长放缓的瓶颈期,在全年目标很难完成的情况下,下半年或许会采取更为激进的措施来发起对乐视手机的攻击。同时,华为作为实力底蕴更为雄厚的厂商,在中高端市场一直稳步发展,这与乐视的市场定位有很大的交叉,因此,随着乐视手机出货量的加大,二者的交锋也在所难免。

其二,中高端市场的竞争将更为激烈。三星S6Edge+Note5,苹果iPhone 6S等手机高端新品下半年都将陆续发布,再加上奇酷、ZUK等新晋品牌也瞄准了中高端市场,在1500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场的竞争,下半年势必会更加激烈。乐视手机的黑马姿态能否保持下去,值得关注。

当然,乐视在面对复杂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的情况下,仍握有不少后手资源。

首先,在资金层面会有充足保障。乐视一度比较缺钱,特别是超级手机项目上马后,资金问题更为突出,但随着贾跃亭在5月底宣布将减持乐视网股票,将得到的现金全部免息借给乐视网后,资金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以缓解。预计贾跃亭减持股票将得到约百亿人民币的现金,通过计算不难得出,这笔无息借款将为乐视节省大量财务成本。老贾的“反哺”策略给超级手机项目打了一针“强心剂”。

此外,乐视近5亿美金的融资应该也会正式落地,在进一步提升乐视手机的估值的同时,也让乐视在手机领域的布局有了可靠的资本依靠。

其次,21亿元战略入股酷派后,乐视在供应链、制造、专利以及生态入口方面都会获得强有力支持。入股酷派,是乐视除了公布手机BOM成本、融资4.5亿美金之外,表明进军手机市场决心和信心最明确的一次。作为手机行业的后起之秀,乐视在依托自身生态系统、自研发硬件的前提下,借力酷派的生产、研发、供应链和国内外销售运营商渠道以及数千项专利,将如虎添翼,迅速弥补初入行业存在的自身短板。

最新文章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商务合作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