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屋智能火热,中控屏是不是“伪需求”?
[钉科技观察]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和科技巨头下场竞逐,全屋智能的热度不断升高。不过,市场的升温和竞逐的加剧,行业就难免出现“泥沙俱下”的现象,不少打着全屋智能旗号的企业,技术实力和生态吸引力严重不足,概念炒作继而为登陆资本市场造势是他们的主要目的。就《钉科技》观察来看,整个全屋智能行业存在不少乱象。例如,全屋智能体验的落地,需要多品类智能硬件的互联互通,而一些企业其实并不具备自己打造或
原创
2022-06-29 08:20:50
来源:钉科技  
作者:魏琪

[钉科技观察]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和科技巨头下场竞逐,全屋智能的热度不断升高。不过,市场的升温和竞逐的加剧,行业就难免出现“泥沙俱下”的现象,不少打着全屋智能旗号的企业,技术实力和生态吸引力严重不足,概念炒作继而为登陆资本市场造势是他们的主要目的。

就《钉科技》观察来看,整个全屋智能行业存在不少乱象。例如,全屋智能体验的落地,需要多品类智能硬件的互联互通,而一些企业其实并不具备自己打造或者整合多品类智能硬件的能力,凭借一款智能音响、几款面板开关或者数款智能家电,就号称能提供复杂的全屋智能体验,本质上还是卖单品的模式,用户不仅无法获得可靠的全屋智能体验,甚至连单品的体验都难以保证。

大概是很多企业不具备多品类智能硬件开发和聚合的能力,因此转而将营销的重点转向了所谓的入口级平台。《钉科技》观察发现,中控屏成为相关企业新的竞争焦点。

1.png

其实,在业界将注意力转移到中控屏之前,智能电视、智能音响都曾被广泛讨论并定义为入口级硬件平台。但在实践中发现,他们都难以成为全屋智能的核心入口。业界也开始反思,全屋智能是不是并不需要相对统一的入口?

这样的反思是有一定道理的。《钉科技》注意到,一些做智能家居语音交互解决方案的企业,就明确主张全屋智能、智能家居不需要中控,认为一切需要中控的智能家居都不靠谱。理由在于,全屋智能体验其实是碎片化的,通过中控的云端智能,无法及时响应用户需求,而边缘智能才是更契合用户实际生活场景的方案。

但很明显,更多的企业希望找到并打造出一款入口级的平台硬件,这样才有更多的行业掌控力和增长想象空间。于是,不同形式、不同面貌的中控屏出现了,尽管技术描述和产品概念不尽一致,但它们起到的作用都类似,就是要实现一个屏幕对于全屋智能设备的控制。

目前大力发展这一市场的包括智能家电企业、智能面板开关企业、物联网通信企业等,但无论是谁来做,多品类全场景智能设备开发和第三方品牌的生态整合能力,基于物联网的互联互通技术能力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当然,如果从市场推广的角度来看,还需要线下体验店的大量布局,地产等B端市场的合作资源,C端市场较高的品牌影响力等。

中控屏是不是全屋智能的必争之地,谁又能在这一市场最终胜出,目前都没有定论。市场是最好的过滤器,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钉科技原创,转载务必注明来源:钉科技网)

最新文章
1
“新芽破土·创见未来” 2025上海市奉贤区“科创新芽”南上海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顺利收官
2
美的再变阵:美洲区迎新总裁,空调冰箱业务换帅,剑指何方?
3
11月电视面板价格全面下调,智能电视行业依然不容乐观
4
洗地机进入下半场:不是性价比之争,而是价值比之战
5
三星Galaxy S26+渲染图曝光:采用药丸状相机设计,双芯战略延续
6
两大巨头没带动 超轻薄手机真的是“方向错了”?
7
跳票了!明年没有iPhone Air 2
8
散热大幅提升!英特尔直接将散热器封装进芯片
9
2025电视市场或降15%!这个品牌单月出货逼近三大传统品牌之和
10
操作系统大会2025即将召开,开启智能时代操作系统新篇章
11
数据全面精细升级,彩电下沉渠道旗舰店数据洞察
12
开机容易看电视难,智能电视强制广告以及收费乱象依旧
13
厨电:市场越复杂,破局的答案就越直接
14
小米10月电视出货量近60万台 一家超长虹、海尔、康佳三个品牌
15
荷兰有让步迹象:全球车企已收到首批中国安世芯片
16
重磅更新!米家11正式版App开始推送:新增场景控制页面 一键控全屋
17
结构升级背景下,电视行业如何跳出同质化内卷?
18
彩电三季度出货量不到5000万?奥维和TrendForce给出了不同判断
19
募资29亿资金!维信诺将迎国资控股股东,OLED产业格局再生变
20
安谋科技Arm China闪耀2025全球计算大会|赋能绿色算力,加速AI普惠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商务合作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