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品牌做高端怎么不被讨厌?小米可能有答案
小米,作为家电和消费电子领域相对年轻的品牌,今年以来,高端化的路径却显得比以往更顺畅。
原创
2024-11-29 08:27:34
来源:丁科技网  
作者:建辉

[丁科技网观察]高端化,是中国家电和消费电子品牌在登顶全球市场过程中必然要走好的一步。不过,这一步并不好走。原因,在丁科技网看来,对于当下的中国品牌而言,更多不在于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在这方面,中国家电和消费电子品牌,特别是头部品牌,已经很卷。难点在于如何让消费者接受而不被讨厌,最近的小米,或许能给到一些参考。

丁科技网注意到,最近几年,当一些品牌提出要推出“高端产品”后,常会引起一些吐槽:“什么高端啊,不就是要卖得更贵吗?”不排除其中有“带节奏”的情况,但这些吐槽也不算完全没有来由,毕竟,更早几年,一些产品的“高端”其实就是涨价,并没有相应的技术和品质提升,类似的情况给市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拉高了中国家电和消费电子品牌高端化的难度。以家电为例,在不少垂类中,多数品牌在拼价格,走高端化路线的品牌好像变少了。

小米,作为家电和消费电子领域相对年轻的品牌,今年以来,高端化的路径却显得比以往更顺畅。

事实层面看,丁科技网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与小米产品有关的多条消息,都与“高端”关联。

比如,有机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小米挤进了高端电视市场前五,尽管份额仅5%,与前四品牌还有差距,但毕竟同三星、LG、海信、TCL一样成为了高端榜单中能够被提到名字的品牌,不再是“其他”。

(第二季度全球高端电视出货量份额,小米在其中排在第五,份额5%。图: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Counterpoint Research&DSCC)

距离现在更近的消息则有:预售价达到81.49万元的小米SU7 Ultra量产版,在未正式发布的情况下就做到了开启预订10分钟,小订订单超3680台;小米15系列,尽管起售价从小米14系列的3999元上调到 4499 元,但仍然以快于小米14系列的的速度达成了销量破百万的成果,在发售的首个周末,就去到了4000-6000元价位段第一的位置;还有,小米手机今年第三季度收入475亿元,同比增长13.9%,出货量4310万台,同比增长3.1%,额高于量,正通常被认为是高端化奏效的表现。

数字是很枯燥,但也很能说明问题。从以上消息来看,小米旗下具备代表性的产品、作为“人车家全生态”主力的手机、电视、汽车,都在高端化进程中有显著成效。

小米的高端化今年为什么有成效?除了技术实力的提升和展现外,常见的观点有两个:一是在消费主体的更迭下,小米抓住了更年轻的Z世代,让他们接受了小米的“高端”;二是抓住了机会,借助了汽车发布之后带来的高端势能。

在丁科技网看来,这些都有道理,但还不算全面。丁科技网认为还有两个原因:

一是聚焦用户诉求,提供了参与感和获得感,更根本来说是情绪价值。

比如,米家的双区洗双洗烘洗衣机,起源于米粉在小米雷军账号下留下的一张草图,在几个月后,相应的产品出现了,当时小米得到最多的评价就是“听劝”。

小米自建空调工厂的做法,其实也类似,因为在那之前,“品质”是用户对小米空调的集中诉求。

这些做法,不单单是能让用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更重要的是会让用户感觉自己被读懂和尊重,用户说到,小米做到,大家自然是开心的。同样重要的是,小米不仅做到,还把“读懂和尊重”说了出来,在公开场合有直接表述。

在这方面看,一些家电和消费电子品牌要么过于自我忽略了用户真正想要的,要么虽然满足了需求但不擅长表达。

二是小米今年明显是在做“高端品牌”,而不止于某一类“高端产品”。

这和多年前的小米是有差别的。早前的小米,主要是要做某一类高端的产品,比如高端手机,又或者高端电视,这也不是不可以,但单纯某一两类产品做高端,就会与当时小米“性价比”的形象有冲突。

当前的小米,看起来是有转变的,他的做法是以提升品牌形象为主,在这个基础上,把高端的品牌形象赋予旗下产品。有一些细节,或许可以作为佐证。比如,雷军在提升他的衣品,从“程序员”走向“西装暴徒”,而作为品牌形象的“天然代言人”,又经常出现在发布会上,就很可能潜移默化改变外界印象;前面提到的自建空调工厂,以及造车,甚至更早的自研芯片、自研系统等等,都是在持续树立小米的技术和品质印象,在早先的“性价比”标签上,再逐步推动“高品质”深入人心。包括汽车要对标超跑,手机重新对标苹果,其实也应该有类似的意味。

在这里,一些品牌还像早前的小米,做一类或几类“高端”产品,并非不可行,但收效很可能更缓慢。

其实,小米的方法应该也不难学习,最重要的很可能还是众多品牌一直在提及但仍然需要提升落地能力的两句话:“以用户为中心”,“倾听用户的声音”。(丁科技网原创,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丁科技网”)

原创文章
最新文章
1
聚焦中老年二次成长,快手星芒短剧《进击的潘叔》诠释银发力量
2
《带你趣户外2025》圆满收官!巴厘岛、香港双季,2.8亿点赞见证新玩法
3
半年报 | 2025家电市场总结:“扶梯而上”,也要习惯“逐阶而上”
4
英伟达示好,“止痛”不“治痛”
5
新型储能求变
6
中国智能电视活跃量超2.8亿台,华为智慧屏增长迅猛
7
全球高温爆发 中国家电加速争抢海外订单
8
国补最新消息:多地宣布“重启”!规则有了这些新变化
9
合作近十年 推动国产屏!小米xTCL华星创新显示联合实验室二期揭幕
10
鸿蒙生态5G新机:WIKO Hi畅享80 Pro今日首销:1599元起
11
上半年洗衣机线上市场:美的系第一,小米引发多筒分区洗热潮
12
扫地机器人“量增价跌”,科沃斯、石头、追觅如何高端突围?
13
第二届健康显示大会在京隆重召开:以标准领航 共筑健康显示新生态
14
美国对华AI芯片供应政策急转弯!
15
黄仁勋答记者问实录,事关H20、中美竞争、对华合作......
16
全线回暖,618大促叠加“国补”助力家电行业6月热销
17
销量增速超140%,擦窗机器人如何撬动清洁电器市场?
18
华为新一代三折叠来了!Mate XT 2入网:支持卫星通信
19
30亿元/台!全球首台顶级光刻机出货 支持后2nm工艺:中国厂商不可能买到
20
苹果首款折叠iPhone来袭:搭载三星无折痕技术,预计起售价1800美元起!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商务合作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