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液晶后,OLED成韩企摇钱树,中韩面板巨头将开打“利润战”?
全球显示产业的竞争格局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洗牌。曾几何时,韩国企业主导着液晶面板市场,但如今,它们已主动将LCD的舞台中心让予中国厂商。
原创
3小时前
来源:丁科技网  
作者:魏琪

全球显示产业的竞争格局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洗牌。曾几何时,韩国企业主导着液晶面板市场,但如今,它们已主动将LCD的舞台中心让予中国厂商。然而,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是:退出或大幅缩减LCD业务的三星显示和LGD(LG Display),其盈利能力却依然强劲,大幅领先中国面板行业的同行。这背后的逻辑,并非简单的此消彼长,而是一场关于技术高点与利润空间的战略抉择。

来源:三星官网

从最新财务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差距。钉科技注意到,2025年第三季度,三星显示营收高达8.2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08亿元),更惊人的是其营业利润达到1.9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96亿元),环比增长近一倍。三季度LGD销售额达到6.95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45亿元),成功扭亏为盈,实现了431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3亿元)的营业利润。

再看国内面板企业,TCL科技第三季度营业收入达到503.83亿元,同比增长17.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63亿元,同比增长119.44%。京东方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2.70亿元,同比增长5.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55亿元,同比增长32.07%。深天马第三季度营收91.88亿元,同比增长13.19%;净利润1.07亿元人民币。对比之下,韩系巨头在营收规模未必占优的情况下,利润表现却显得更为亮眼。

究其根本,盈利能力不同的核心在于业务重心的截然不同。钉科技注意到,三星显示与LGD的战略转型非常决绝,它们已将资源高度集中于技术壁垒更高、利润空间更广阔的OLED显示领域。

比如,LGD第三季度的业绩反弹,正是得益于其OLED业务营收占总营收比重创纪录地达到了65%,面板出货量环比增长25%。三星显示则牢牢掌控着高端移动OLED面板市场,并积极拓展采用新型QD-OLED技术的大尺寸显示器,旨在通过尖端技术拉开差距。可以说,它们已跳出了LCD产业的竞争“红海”,驶入了OLED这片利润更为丰厚的“蓝海”。

OLED,特别是中小尺寸OLED屏幕,已成为高端智能手机的标配,其单价和利润率远非同尺寸LCD所能比拟。同时,在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等快速增长的中尺寸应用领域,OLED的渗透率正在迅速提升,为先行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韩企凭借其在该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专利壁垒和稳定的客户关系,构建了坚实的护城河,享受着高附加值产品带来的红利。

面对这一局面,中国面板企业并非无动于衷。钉科技注意到,它们正行走在一条熟悉的道路上:

一方面,必须审慎管理庞大的LCD产能,通过控制稼动率来维持供需平衡和价格稳定,确保基本盘的健康,这是它们当前现金流和市场份额的根基。

另一方面,则是在OLED领域奋起直追,积极复制曾在LCD产业中成功的“逆袭”路径。京东方、维信诺、TCL华星、深天马等都积极布局OLED面板产业,并且前三者目前都已耗资数百亿元投建了8.6代OLED产线,在智能手机面板市场获得半壁江山的同时,正大力杀入中尺寸IT用OLED面板市场。这些举措标志着中国厂商正在下一代显示技术上进行大规模战略投入。

显示产业的竞争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韩国企业通过率先转向OLED赛道,暂时赢得了更高的盈利能力和战略主动权。而中国企业则凭借在LCD领域的规模优势和在OLED领域的坚决投资,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韧性。未来的竞争格局,将取决于中国厂商能否成功跨越技术门槛,在OLED领域复制成本与创新的双重优势,从而在全球高端显示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最新文章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商务合作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