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号电动滑板车E2:放进后备箱,让通勤“最后一公里”变轻松
[丁科技网体验]智慧生活,锁“丁”潮玩,欢迎来到丁科技网的《潮玩实验室》。 同事们陆续加入了“有车一族”,从座驾到驾驶技术、习惯等等算得上千差万别,但他们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有了新的习惯:不爱走路。1公里,在他们口中,偶尔会成为“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有了车之后,要是还要走很多路,那是真的烦~” 轮滑、滑板、平衡车,先后成为代步之选,不过,前两个被调侃为“还得费腿”,平衡车则是“略微娇贵”。电动
原创
2023-08-30 08:21:15
来源:丁科技网  
作者:建辉

[丁科技网体验]智慧生活,锁“丁”潮玩,欢迎来到丁科技网的《潮玩实验室》。

同事们陆续加入了“有车一族”,从座驾到驾驶技术、习惯等等算得上千差万别,但他们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有了新的习惯:不爱走路。1公里,在他们口中,偶尔会成为“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有了车之后,要是还要走很多路,那是真的烦~”

轮滑、滑板、平衡车,先后成为代步之选,不过,前两个被调侃为“还得费腿”,平衡车则是“略微娇贵”。电动滑板车,这段时间成为了新宠。

Boss刚配了九号电动滑板车E2,我们也借来玩儿了一下。

E2有两个配色,一黑一白。之前看过白色,清新、活泼,洋溢着青春气息,很符合短途轻出行的调性。

Boss一向走“极客+实用”的审美路线,当然是选择了黑色。黑色,颜值同样在线。E2的设计灵感来自“冲浪板”,整车流线化设计,从车把到一体式踏板,曲线丰富,自然流畅。加上哑光磨砂质感,让这款系列内的入门产品,也很有腔调。

整车尺寸1070mm×445mm×1140mm,折叠后约在1070mm×445mm×500mm;重量大约15kg。用户手册给出的最大载重为90kg,适用身高130cm-190cm。整体考虑,成年人使用更为适合,青壮年应该可以驾驭。手提携带的话,力气小的女士,可能稍稍费力。

车把作为中控台,集成了开关、仪表盘、油门、手刹、铃铛、车灯等功能区。

特别是,E2的仪表盘选用了2.8英寸高清大屏,显示屏内容包括电量、车速、灯光状态、蓝牙指示、档位模式、定速续航、充电情况等。大屏让查看速度、电量等信息更为方便,可以更好地掌握设备状态。

前后全方位的灯光系统,也提供了进一步的安全保障。

E2采用了汽车级的SPFH590钢车架,强度更高更耐用。从实验室数据来看,对比E22的铝合金材质,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提升75%和120%。

折叠机构这次做了升级,操作便捷,轻轻一推一扣即可手提或收纳。

因为是取材“冲浪板”,一体式超薄踏板的宽容度还是不错的。低重心设计,意在平稳。

作为运动单元的车轮轮胎,采用了8.1英寸的内支撑镂空胎。据称除了无需充气平抑爆胎风险外,还具备更高回弹性让减震更好。在几种路面整体体验下来,还是可以的。

制动方面,机械刹+E-ABS防抱死电子刹,意在让制动又快又稳。

E2有三种运行模式对应三挡时速可供切换使用:行人模式,5km/h;标准模式,速度可达15 km/h;运动模式,速度可达20km/h。

从日常通勤代步角度考虑,行人模式,相对更安全平稳;标准模式兼顾速度与续航;运动模式更强调强劲动能。

在沥青、混凝土、砌块等几种不同路面整体体验下来,车子的减震效果,在这样的轮胎直径下,还是可以的。如果对减震有更高要求,建议选购更大轮胎直径的车型,或者在更多维度强化减震的车型。

E2标称全速续航里程约为20km,实际体验情况基本吻合。

作为一款电动代步工具,E2相比轮滑、滑板更省力;而对比平衡车,E2在没电时也可以继续使用,可操作性更高。

另外,E2还具备六重安全防护:智能限速、防滑踏板、防倾覆控制、过载保护、电子刹车和紧急制动装置,意在整体提高使用安全。

整体而言,在使用体验、续航、设计等方面,九号电动滑板车E2都是一款具备性价比的短途轻代步工具;多种运行模式,提供了场景化选择体验;大显示屏、折叠设计、安全防护,则指向了便捷、易用与安全。

把它放进后备箱随取随用,或许是一种让通勤“最后一公里”变轻松的可行方法。(丁科技网原创,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丁科技网”)

最新文章
1
“低空经济”蓄力起飞 2025电博会解锁空天新场景
2
融汇科技与艺术之美 2025青岛高级音响唱片展打造沉浸式影音盛宴
3
快手举办2025双11商家大会,公私域联动驱动增长新引擎
4
首周曝光超3.7亿,快手磁力引擎“开学装备开新局”助力商家抓住开学季增长机遇
5
快手联合健康中国发起心理健康问题征集 将邀请专家直播解答
6
全球电视巨头正面PK:Micro RGB刚秀完,SQD-Mini LED就来“掀桌子”?
7
华为鸿蒙感恩回馈季开启:Mate X6、Pura 80系列等至高优惠2000元
8
曝小米17 Ultra、小米NAS争取在元旦前发布
9
高通官宣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年度旗舰平台即将登场
10
人形机器人“跑”向实用,2025电博会成最佳T台!
11
三星Micro RGB电视中国首秀,是技术革新还是营销术?
12
vivo X300系列10月发布:三焦段变焦闪光灯与三大性能体验全面突破
13
TCL华星COB显示屏实现量产,MLED产业化迈入新阶段
14
eSIM爆发进行时,产业链还在等什么?
15
TCL科技建设第8.6代印刷OLED生产线,中国面板“再下一城”
16
小米3nm旗舰SoC玄戒O1到底是不是自研:Arm又一次回应!
17
新品牌进入与渠道再变革空调行业新变局
18
都不囤货了,空调渠道已“死”?
19
苹果iOS 26新增“自适应电源”功能:iPhone 17/Air全系默认开启
20
观察:TCL、海信先后联手海思,智能空调到底有多能打?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商务合作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