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9 月 1 日电动两轮车新国标全面实施的时间临近,行业近期迎来生产与销售的阶段变化。据奥维云网监测数据显示,2025 年 7 月,国内电动两轮车生产总量为 747.8 万台,同比增长 30.6%;销售总量达 724.1 万台,同比增长 24.3%。其中内销出货 682 万台,同比增长 24.4%;出口量 41.8 万台,同比增长 23.4%。从数据看在政策切换的关键期,行业上下游对市场节奏的调整与应对,也为后续市场走向提供了参考依据。
2025年7月电动两轮车产销数据(万台,%)
品牌表现大放异彩,极核倍数级增长领跑行业增速
从内销市场来看,主流品牌呈现不同的增长态势。雅迪内销同比增长 23%,作为行业头部企业,其稳定的增长得益于多年积累的市场基础与产品布局。爱玛内销同比增长 32%,在产品定位与渠道拓展上的策略逐步显现成效。九号内销增长 70%,凭借智能化技术应用与差异化产品设计获得市场认可。金箭以 45% 的同比增长展现出较强的市场拓展能力,其高性价比路线在下沉市场获得一定份额。极核则实现 377% 的同比增长,通过精准的产品定位在细分市场取得突破。
7月部分品牌市场增速及市场定位对比
市场变化原因分析
政策驱动下的生产与价格调整
受 9 月 1 日老国标车型停止生产的政策影响,企业近期加快了生产节奏,一方面加大老国标车型的生产与库存消化,另一方面推进新国标车型的市场投放。价格方面,新款产品因需满足新国标技术要求,成本有所上升,终端售价出现一定幅度上涨;老款车型则通过促销等方式加速清库存,形成新旧产品价格差异。
消费者对新旧国标车型的选择倾向
消费者在购车时呈现出不同的选择逻辑:部分用户更关注车辆性能与价格,倾向于在老国标车型仍有库存时购买,以满足对骑行效率的需求;另一部分用户则更看重合规性与安全性,选择等待新国标车型上市,更注重长期使用的稳定性。
新旧国标车核心差异与适配人群
结语:双轨时代的最后窗口
2025年的电动两轮车市场,恰似疾驰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轨上:一边是旧标车清仓的“速度狂欢”,一边是新标车上市的“安全革命”。当9月的钟声敲响,行业将彻底告别野蛮生长,步入技术合规的新纪元。对企业而言,唯有用场景化创新替代参数内卷,方能在洗牌中穿越周期;对消费者,此刻的抉择不仅是“买新或买旧”,更是对生活方式的一次投票——要自由驰骋的激情,还是无后顾之忧的从容?答案,就在飞转的车轮之中。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