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近日,三大运营商上半年“成绩单”悉数亮相,从传统业务到新兴产业,再次刷新了新数据。从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来看,2025年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9215亿元,同比增长3.1%,与2024年同期的3.0%增速相比略微上升。
再来看三大运营商的年中数据,不难发现信息通信业正面临“稳中有压”的态势——营收均实现正增长,利润梯队分化明显,业务结构调整仍在“深水区”。
营业收入“微增”
利润梯队增速平稳
从核心财务数据看,中国电信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694亿元,同比增长1.3%;中国移动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438亿元,同比下降0.5%;中国联通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002亿元,同比增长1.5%。
而净利润方面,则更显稳定,三家运营增速基本相同,控制在5%左右。中国电信上半年净利润为230亿元,同比增长5.5%;中国移动上半年净利润为842亿元,同比增长5.0%;中国联通上半年净利润为145亿元,同比增长5.0%;
从服务收入来看,中国电信上半年服务收入为2491亿元,同比增长1.2%;中国移动上半年服务收入为4670亿元,同比增长0.7%;中国联通上半年服务收入为1784亿元,同比增长0.5%。
可以看出,营收增速“卡线”背后,是传统通信业务增长见顶与新业务尚未形成“强引擎”的矛盾。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国联通上半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5G用户数更“提纯”
5G-A发展成新变量
2025年上半年,5G基站与用户仍保持“稳步增长”,但增速放缓的问题逐渐凸显,行业开始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挖掘”。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财报公布三家运营商都将5G套餐用户更改为5G网络用户,可以更真实地体现5G发展基本情况。
具体来看,中国移动移动用户总数突破10亿户,5G网络用户为5.99亿户,渗透率59.6%;中国电信移动用户为4.33亿户,5G网络用户为2.8亿户,渗透率65.2%;中国联通联接用户突破12亿,5G网络用户为2.14亿户。
从5G基站方面来看,中国电信5G中高频基站总规模达149万个,低频基站达88万个;中国移动累计开通5G基站超259.9万个,净增18.7万个;中国联通虽然没有明确公布基站数据,但近年来,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持续推动5G基站共建共享,为5G降本增效发展贡献了不小的流量。
5G商用6年,“覆盖广”的目标已基本实现,但“用得好”的问题仍未解决。因此,5G-A也成为5G发展的最大“变数”。随着5G-A元年的到来,三大运营商也在积极推进5G-A建设——中国电信持续推进5G-A网络能力升级,已在超300个城市规模部署5G-A载波聚合10万站和RedCap 60万站;中国移动RedCap超73.2万站,实现全国县城以上连续覆盖,积极推进通感一体、无源物联网等技术创新及应用;中国联通5G-A规模商用超过330个城市。
新兴产业涨势减缓
AI、云、算力继续领头
作为运营商“第二曲线”的核心,产业数字化新兴业务依旧值得关注。从数据上来看,中国电信上半年产业数字化收入749亿元,同比增长1.5%,占主营业务30.1%;中国移动上半年数字化转型收入1569亿元,同比增长6.6%,占主营业务比33.6%;中国联通上半年算网数智业务收入454亿元,同比增长4.3%,占主营业务25.6%。
AI作为今年来发展的重头戏,也成为三大运营商的兵家必争之地。从数据上来看,中国电信上半年智能收入达到人民币63亿元,同比增长89.4%,打造超80个行业大模型、超30个行业智能体、超2万行业客户;中国移动上半年AI+DICT签约项目1485个,“AI化产品”客户合计近2亿户,AI智能助理灵犀智能体月活跃客户突破6000万户;中国联通构建30多个可信数据空间,打造上百个AI智能体。
云计算同样是三大运营商重点发展领域,其中天翼云收入573亿元,同比增长3.8%;移动云收入561亿元,同比增长11.3%;联通云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4.6%。尽管增速与往年相比略有下降,但正如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所说,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算力需求非常旺盛,所以现在正是“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关键时期。
从算力方面来看,中国电信自有+接入智能算力达到77EFLOPS,自有智算规模43EFLOPS;中国移动自建智算规模达到33.3EFLOPS(FP16),总智算规模达到61.3EFLOPS(FP16);中国联通数据中心能力储备达到2650MW,智算总规模达到30 EFLOPS。
机遇在“细分”
挑战在“破局”
2025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身处“稳增长”与“谋转型”的十字路口 。一方面,移动通信5G等基础业务虽然能够提供“基本盘”,但已不足以提供转型的基本动能;另一方面,通过新兴产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型仍在持续推进当中,但涨势已不如从前。
未来,三大运营商的机遇不在“规模扩张”,而在“细分深耕”。比如5G-A在低空经济与车联网的场景突破、云计算在中小微企业的渗透、AI在网络运维的降本增效……挑战则在“打破路径依赖”,摆脱对传统通信业务的依赖,真正让新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曲线”。毕竟,信息通信的转型发展从来不是靠“稳”出来的,而是靠“闯”出来的。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