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运营商的云有哪些新变化?
当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工智能+”消费级应用拉开序幕,云计算也随之焕发新质,全球云战略布局与产业智能化发展加速推进。
17小时前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梅雅鑫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当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工智能+”消费级应用拉开序幕,云计算也随之焕发新质,全球云战略布局与产业智能化发展加速推进。

在这一浪潮中,AI时代对云计算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国内运营商又在云计算领域有何动作?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云计算蓝皮书(2025年)》(简称《蓝皮书》)给出了答案。

中国信通院自2012年起持续跟踪云计算发展态势,这是第11次发布云计算蓝皮书。本次蓝皮书立足产业新发展、新变化、新需求,聚焦人工智能时代下全球云计算发展重点,以独创性分析框架深入阐释云计算政策环境、市场发展及技术热点,以前瞻性视角研判云智融合、全栈创新等未来趋势,为政府决策、产业升级和技术突破提供参考。

AI时代,云计算需求大不同

云计算作为智能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是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实体行业的必要基座,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数字经济走向新发展阶段的重要助力。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对蓝皮书进行了解读,他表示,云计算体系架构持续升级演进,并从Agent in Cloud、Cloud for Agent和Cloud+Agent等三个角度,深度分析云计算对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支撑和赋能作用。

不可忽视的是,AI时代对于云计算的需求大不同以前,呈现出以下几大特征。

首先,AI技术,尤其是大模型的训练和应用,对算力的渴求呈爆发式增长。以往云计算的算力需求更多聚焦于通用计算,以满足企业日常的数据存储、处理等基础业务。而AI时代,大模型训练往往需要调度万颗以上GPU,这种大规模、高强度的计算任务,要求云计算能够提供强大且灵活的算力。

《蓝皮书》显示,2024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8288亿元,同比增长34.4%,其中智能算力服务需求成为公有云IaaS市场增长的最主要因素。这意味着云计算不能再满足于提供固定的算力资源,而是需要具备强大的弹性扩展能力,能根据大模型训练、推理等任务的实时需求,快速调配CPU、GPU、NPU等多元计算资源,实现“按需秒变”的算力供给。

例如,在进行复杂的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任务时,能够迅速调配足够的算力来保证任务高效完成,避免因算力不足导致的训练时间过长或应用响应迟缓。同时,还需要云计算具备对不同类型算力的整合能力,如CPU、GPU、FPGA等异构算力的协同工作,以适应多样化的AI应用场景。

其次,社会对算力的普惠化、场景化、生态化需求愈发凸显,云计算服务模式正加速向“人工智能+”转化,呈现出AIIaaS、AIPaaS、MaaS、AISaaS、AIMSP等全产业链进化趋势。这种进化趋势要求云计算不仅是基础资源的提供者,更要成为AI技术从基础设施到商业价值全链路转化的助推者,为企业提供从底层算力支撑到上层智能化应用的一站式服务。

再次,在AI时代,数据是关键资产。大量的用户数据、企业商业数据等被用于AI模型训练,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至关重要。在安全方面,需要构建从硬件到软件的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如AIIaaS通过硬件级安全架构增强边缘AI场景隐私保护,确保数据从采集到推理的全生命周期安全。此外,还需满足不同行业和地区对于数据隐私保护的法规要求,如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等,保障用户数据的合法权益。

最重要的是,AI时代,云计算不再仅仅是提供计算和存储资源,而是要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形成云智融合的一体化服务。云计算平台需要提供一站式的AI开发、训练、部署和管理工具,降低企业和开发者进入AI领域的门槛。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表示,面对云智融合加速演进的新趋势,标准作为产业发展技术基础、科技创新重要引擎的关键作用日益凸显。当前,亟需加快构建系统完善、适配前沿、支撑应用的标准体系,统筹推进标准制定、应用落地与国际协同,加快推动云计算标准化工作迈入全面提升的新阶段。

运营商集体发力智算云

当前,我国云计算市场保持高速增长,AI云成为厂商破局关键。

《蓝皮书》显示,据中国信通院调查统计,阿里云、天翼云、移动云、华为云、腾讯云占据中国公有云laas市场份额前五;公有云Paas方面,阿里云、百度云、华为云、腾讯云、天翼云、移动云处于领先地位。头部厂商通过在AI云布局上的先发优势拉开差距,中腰部厂商保持积极追赶态势。

央(国)企“云+AI”是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25云计算十大关键词”之一,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表示,AI、大模型等技术发展得如火如荼,云计算已经成为企业主动拥抱智能、激发第二增长曲线的先决条件。

对于运营商而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专项行动。这让央(国)企的用云重心,从“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转向“智能化云上应用”。这一战略跃迁的深化,正加速推动央(国)企行业智能化应用,成为新的蓝海。

在供给侧,“云+AI”赋能央(国)企各层级业务,实现数字化增效协同建设。云服务商聚焦成本优化与业务效率提升,打造“云+AI”融合平台及解决方案。在需求侧,“云+AI”已成为央(国)企数智化转型的关键解决方案。何宝宏强调,回望过去一年,央(国)企围绕上云,完成了四件事:资源集约化、数据价值化、安全体系化、技术敏捷化。

天翼云:从“云”到“智算云”的跨越

天翼云作为中国电信旗下的云服务品牌,倾向从AI算力支撑切入,积极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生态论坛上,中国电信总经理刘桂清表示,中国电信坚决贯彻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突出应用导向,持续推动智能云能力体系升级,提供算网一体服务。在AIPaaS方面,天翼云智算平台提供从模型部署到监控的一站式工具,支持快速集成CRM数据并生成个性化营销方案,降低了AI应用的开发门槛与技术成本。同时,天翼云在一云多算技术方面也有所布局,实现在一张网络内统一调度多种算力,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和任务处理效率。

移动云:聚焦算力调度与稳定保障

移动云同样在AI云领域积极发力,在资源调度方面,其使用自研lava调度器进行资源统一纳管及训练调度,实现资源统一分配、任务统一调度,解决资源碎片化问题。在模型训练保障方面,移动云能提供隐患巡检、自动诊断、容错容灾等稳定性保障能力。移动云在某车企智慧驾驶案例中,移动云提供了千卡集群规模的、长达数月级的稳定训练服务,对于千亿参数模型的检查点实现了秒级保存,并且可以灵活地接入到该车企的智慧驾驶业务系统中。

联通云:全栈焕新,迈向智算云时代

中国联通同样重视云计算业务的发展,联通云在2025年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上宣布全面AI焕新升级。中国联通副总经理朱汉武在2025年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中表示,中国联通率先提出“国芯+国算+国模+国盾”四位一体的智算产品能力体系,加速同传统的IaaS、PaaS、SaaS迭代升级为AI IaaS、AI PaaS、MaaS、AI SaaS,推动云计算全方位向智算云升级。联通云AI焕新升级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千行百业的转型实践中。通过“行业智联专网+智算云+智能体应用”的全栈服务,联通云实现了“场景AI化、网络融合化、设备轻量化、运营集约化”,推动智算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总体而言,国内运营商在云计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实力、优化服务体系和拓展应用场景,为AI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展望“十五五”,云计算将与人工智能深入融合,推动数字技术迈向系统性变革,形成智能化、场景化、全栈化的技术底座,而国内运营商有望在云计算领域持续创新,在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最新文章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商务合作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