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行业在三季度遭遇了下行震荡。洛图科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电视市场品牌整机出货量为727.0万台,较去年同期下降10.4%,降幅较第二季度2.1%的水平进一步扩大;甚至环比第二季度也下降了6.6%,是近五年来唯一环比下滑的第三季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主力品牌的表现如何?钉科技注意到,整体来看,主力品牌的销量情况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优势进一步向头部四强品牌集中的趋势明显。
根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海信、TCL、小米、创维组成的行业TOP4品牌,合计出货总量约为582万台,同比下降8.2%,合并的市场份额为80.1%,整体降幅小于行业大盘。另外,从前三季度来看,电视大盘同比下降2.5%,而行业TOP4品牌的累计出货量同比仅微降0.9%,体现出更强的抗跌能力和更高的增长韧性。
作为行业的“后起之秀”,钉科技注意到,华为智慧屏今年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显著的变化,即推出了Mata TV,将华为智慧屏带入到“Mate时代”。这不仅仅是产品命名方式的变化,更代表华为在电视领域的一次重要升级。毕竟,Mate系列终端产品在手机、PC等领域已经大获成功,Mate TV要符合业界对Mate这一高端品牌标签的期待。
在钉科技看来,Mate TV的推出,说明华为要在营销层面强化智慧屏的推广,进一步借势手机产业实现智慧屏的成功;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推动技术升级,除了应用星闪、GPMI、菁彩Vivid影院等差异化技术之外,还会在多屏互动、场景创新方面有更多突破。
不过,从前三季度来看,华为智慧屏的销量仍处于低位。洛图科技数据显示,华为在第三季度的出货量不到20万台,前三个季度累计出货量不到70万台,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预计全年出货总量在百万台以内。当然,华为智慧屏定位高端,在市场大盘下行的背景下,这样的业绩也基本符合外界预期。毕竟,华为智慧屏的销量仍比一些传统外资巨头要高。
钉科技认为,接下来包括华为在内的主力厂商,尤其需要关注一个市场信号,那就是高端大屏市场的增长出现了放缓趋势:第三季度,百寸电视销量的同比上涨仅有57.5%,增幅已经明显收窄;另外,主力品牌重点布局的Mini LED电视市场,三季度销量同比增速减小至70%左右,预计四季度增速继续放缓,全年销量或难以突破此前普遍预计的千万台水平。
电视市场在经历五年来“最差”三季度之后,在双11的加持下会不会在四季度有所反弹?另外,在高端大屏市场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接下来电视品牌的结构性调整如何推进,会不会再次回归“价格内卷“的发展老路?这些问题,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