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苹果自研GPU,华为们不可掉以轻心
[钉科技述评]在智能手机领域,三星、苹果正加紧对产业链的控制。钉科技日前了解到,在苹果确定要自研图形处理芯片GPU后,三星日前也已经表示要自主研发GPU。在已经具备自研CPU的情况下,如果再掌握了GPU研发和生产能力,那么三星、苹果在智能手机行业的统治地位将更为牢固。目前国内的华为、小米已经具备自研手机CPU的能力,中国手机品牌在终端市场不断提升销量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在产业链上游的布局,以在日
原创
2017-05-25 07:00:20
来源:钉科技  
作者:丁少将

[钉科技述评]在智能手机领域,三星、苹果正加紧对产业链的控制。钉科技日前了解到,在苹果确定要自研图形处理芯片GPU后,三星日前也已经表示要自主研发GPU。在已经具备自研CPU的情况下,如果再掌握了GPU研发和生产能力,那么三星、苹果在智能手机行业的统治地位将更为牢固。目前国内的华为、小米已经具备自研手机CPU的能力,中国手机品牌在终端市场不断提升销量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在产业链上游的布局,以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不受制于人。

 timg.jpg

三星苹果为何自研GPU

三星日前正式宣布将自主研发手机GPU,并将GPU项目列为集团重要战略项目。业内预计,三星自主研发的GPU将会在2-3年之后正式推出。

不仅三星要自研GPU,其老对手苹果也已经确认要自研GPU。4月,英国芯片设计公司Imagination Tech在官网发声明称,苹果已通知该公司,将在15个月到2年内停止使用该公司的GPU设计,转而采用自己设计的产品。

那么,三星、苹果为什么都要自研GPU呢?钉科技分析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

一是保持产业链优势的需要。尽管三星、苹果是全球竞争力最强的两大智能手机公司,但近年来已经受到包括华为、OPPO、vivo、小米等中国手机品牌的强力阻击,二者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持续下跌。不仅如此,华为、小米还先后开启了自研CPU项目,华为的麒麟、小米的松果均已入市。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三星、苹果的竞争力。尽管在工艺、制程等方面,中国品牌与三星、苹果还有不小的差距,但相信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小。而为了继续保持对竞争对手的优势,自研手机的另外一个重要零部件GPU就是个自然的选择。

二是持续提升利润水平的需要。从三星此前的财报可以看到,半导体、面板是三星最大的利润奶牛。哪怕是出现了负面影响广泛的Note7事件,三星依然能保持较好的盈利态势,芯片业务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如果具备自研、生产GPU的能力,无疑将进一步提升半导体乃至整个集团公司的盈利水平。苹果的情况与三星类似,具备自研GPU能力,不仅可以像CPU走过的“去三星化”路一样,更好地掌握竞争的主动权,还能够进一步提升iPhone硬件的利润水平。

三是深度布局AR/VR的需要。目前,AR/VR的发展如火如荼,三星、苹果也都早有涉足。就技术层面分析,无论是3D还是AR/VR,在计算层面都需要GPU的支持。未来在图形处理、视觉呈现、交互等领域,都离不开GPU这一重要器件。因此,尽快具备GPU设计、研发、生产能力,就能够更快站在技术的最前沿,并可能对手机终端的进化带来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品牌不可掉以轻心

三星、苹果将GPU当做战略项目,其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但这对中国品牌来说,却未必是一件好事。

一方面,三星、苹果对产业的控制力将进一步增强。三星目前在手机CPU、闪存、屏幕等领域都掌握核心技术,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手机关键器件供应商。如果在关键器件名单里再加上GPU,则三星在手机领域的综合实力几乎无人可以撼动。苹果则在打造软硬一体的封闭帝国,除了CPU、GPU之外,据悉还在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屏幕等领域投资布局,iPhone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也会难以打破。

另一方面,国产手机品牌或遭到打压。华为的“闪存门”事件,已经说明缺乏关键器件的国产品牌,很有可能在关键发展阶段遭遇“缺货”“断货”的麻烦。近期苹果封杀iOS版微信赞赏功能也说明,依附在其他品牌生态上的业务和产品,随时都有出现经营风险的可能。而目前,中国品牌,包括华为,也都不具备自研GPU的能力,当对手具备自研及量产GPU能力后,因为竞争关系国内品牌在供应链上遭遇某些打压是完全可能的。

当然,相信华为们肯定会注意到三星、苹果在产业链上游的系列动作,但战略上重视不代表战术上能及时跟进。实际上,很多中国手机品牌仍没有完全到达生存的安全区,通过广告营销、渠道拓展来提振短期的销量仍是当务之急,而在研发上重资源投入更多地还是停留在口头上。如此,中国手机品牌将始终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下游。

实际上,很多新技术,中国品牌与外资品牌基本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比如,显示领域的OLED,中国品牌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就在大力布局,相信3-5年内,无论是大尺寸还是小尺寸的面板供应都会有较大的改观。CPU领域,华为、小米也逐渐赶了上来,增强了与上游供应商的议价权。如果在GPU领域,中国品牌尽早布局,也未必会落后于比三星、苹果,也就不至于在不久的将来仍受制于人。(本文为IT互联网观察家、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原创,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最新文章
1
柏林IFA展上的中国智慧:海信洗衣机斩获“年度产品创新”和“最佳科技社会价值”双重大奖
2
极米携新品HORIZON 20系列与TITAN亮相2025IFA
3
用无广告强势杀入电视圈,追觅的决心和技术到底有多强?
4
IFA展观察:熊猫、冰雪与绿色科技,长虹另辟蹊径闯世界
5
全球显示进入RGB-Mini LED时刻!海信RGB-Mini LED新品U7S Pro全球首秀
6
容声三度“踢入”世界杯:一场“主动进攻”的养鲜革命
7
别再卷“家电出口”了,海尔智家正在“出口智慧家庭”
8
海信IFA再亮相,海信棉花糖Ultra全家筒首次登上国际舞台
9
从IFA展台到世界杯赛场,海信以创新与体育双引擎驱动全球化进程
10
厨电业增长稳健,头部企业毛利保持高位,为何业绩承压?
11
暴涨的“易中天”,将会迎来怎样的暴跌?
12
苹果秋季发布会除了iPhone 17系列,库克还有几个菜?
13
面板企业上半年业绩稳中有升
14
海外销量年年涨,国内喋喋不休,电视体验感差才是原因
15
厨电怪象:越有规模越受伤?糟糕局面或仍未见底
16
政策退坡,利润摊薄,渠道分流:家电流通如何杀出重围?
17
空调内卷下的头部担当,格力为何能“越卷越强”?
18
三星S26系列原型机首曝:竟撞脸iPhone 17 Pro
19
麒麟9020芯片首次公开亮相 福布斯中国:相关技术环节已实现自主可控
20
追觅科技30余款全场景新品发布,以系统能力奠定“技术流派”的最终胜利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商务合作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