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是车企「画饼」吗?
“辅助驾驶在2024年是必选项。如果说4年前还是可有可无,那么4年后的今天,辅助驾驶应该成为全系标配。”
2024-12-25 10:33:46
来源:PConline  

12月21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段视频,汽车开启自动驾驶,车上的两夫妻都睡着了,结果车子撞到了路边的护栏,发生了惨烈的车祸。

拍摄视频的目击者说:“无人驾驶害人啊,夫妻两个睡着了,直接把人送走了。”

事实上,类似开着智能驾驶发生车祸的情况并不鲜见。而在另一方面,不少车企则在大力宣传自家的智能驾驶,甚至很多车企一把手也纷纷直播「带货」。“全程无接管”“全国都能开”“点到点”“车位到车位”……类似的话术屡见不鲜,仿佛当下的智能驾驶已经可以媲美无人驾驶。

由此,网友不免追问,智能驾驶究竟是车企「画饼」还是司机「福音」?

即便到了2024年,这种争论也不曾停下,甚至愈演愈烈。支持者认为,智能驾驶切切实实给驾驶者减轻了负担,并且提高了安全性,比如AEB更加高效精准。反对的一方则认为,智能驾驶不过是车企在画饼,依然需要人来开车,而非车在开车。

那么,真实答案究竟是怎样?

智驾渐成购车「甜点」

买车你会考虑智能驾驶吗?

在太平洋汽车社区的一项关于智能驾驶对购车决策影响的调查中,有近800位网友留言。

“智能驾驶虽然不会是我选车的理由,但是我现在越来越喜欢这个功能。”

“智能驾驶在当下是必不可少的功能,或多或少地减少了驾驶疲惫和一定的安全隐患。”

“不会。这不是主要功能,主要还是价格,品牌形象。”

“自动泊车功能使用频率非常高,尤其对于新手来说很实用,停车变得很省心。”

“辅助驾驶在2024年是必选项。如果说4年前还是可有可无,那么4年后的今天,辅助驾驶应该成为全系标配。”

从评论中可以看出,尽管智能驾驶还没有成为用户最主要的购车理由,但也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过,反对的声音依然存在。有网友就在太平洋汽车社区发帖称,智能驾驶虽然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一天晚上他开着智驾过隧道,突然就退出了,幸好他随时关注,及时接管,不然后果就很严重。

另一些用户则称,车企宣传的智能驾驶似乎无所不能,一直强调全程无接管,全国都能开,结果用户实际开起来,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时刻要准备接管。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用户对智能驾驶产生了如此之大的分歧呢?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智驾的定义和分级。

智能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

一个需要特别强调的真相是,智能驾驶并不等于自动驾驶,目前车企宣传的智能驾驶其实属于辅助驾驶范畴,并不能完全替代人类驾驶员。

根据驾驶者参与程度的不同,智能驾驶技术被划分为六个等级,也就是我们熟知的L0-L5。其中L0至L2都属于辅助驾驶范畴,操作汽车的责任主体仍为驾驶员。L3可以实现有条件的自动驾驶,此时驾驶员只需要在应急情况下接管车辆控制,不需要实时把控着方向盘。而L4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则完全不需要驾驶员介入。

毫无疑问,L2和L3是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重要分界线。目前L2级别的辅助驾驶技术在商业应用上已经相对成熟,许多车企在此基础上推出了适用于高速公路和城市环境的NOA功能。然而,大多数车企并未宣称达到L3级别,而是通过L2+、L2++等命名方式来强调其智能化水平,以避免监管压力和潜在的责任风险。

对于消费者来说,智驾最重要的就是NOA功能,即车辆按照导航路线实现自动驾驶,而城市NOA则是高阶智驾的显著标签。

NOA在国内的发展要从2019年开始说起。当年,特斯拉向中国大陆选装FSD的车型推送NOA功能,随后国内蔚来、小鹏、理想等车企先后入局,在旗下部分车型中推出类似功能。高速NOA主要用于高速公路上的行驶,包括自动变道、超车提醒、车道保持等等。由于场景相对固定、技术难度较低,到了2023年,高速NOA在国内已经规模化落地。现在,你几乎可以在每一家打出“智能化”招牌的新车型上看到这个功能,它已经成为了智驾的标配。

与高速NOA相比,城市NOA则需要考虑更多的交通标志、标线、行人等因素,因此需要更精准的地图数据和更高的算法精度。2022年9月,小鹏P5在广州推出城市NGP(即城市 NOA),正式拉开国内城市NOA大幕;2023年,小鹏、华为、理想等车企集中推出或公布城市 NOA 计划,城市NOA迎来落地“元年”。

到了2024年,城市NOA则彻底成为了行业的“兵家必争之地”。从2023下半年开始,智能汽车的头部企业,完成了城市NOA的少数城市“开城”,而2024上半年,已经有多个厂商实现100+城市的开城,甚至号称全国范围可用。

与此同时,相比此前高阶智驾多在30万元以上车型搭载,如今其价格在不断下放,车企也纷纷喊出了“智驾平权”的口号,希望让更多人用得起高阶智驾。前有广汽埃安霸王龙搭载 Momenta 的一段式端到端方案,支持全国无图 NOA,售价16.98万元起;后有小鹏 P7+,搭载小鹏鹰眼纯视觉方案,同样做到全国都能开,售价18.68万元起。此外,卓驭此前宣布只需花费7000元即可实现与华为媲美的辅助驾驶功能,如高速NOA和无图NOA等。今年10月上市的宝骏云海全系标配灵眸智驾2.0 Max,把智驾带入10万元级市场。

不仅智能汽车的价格在下降,智能驾驶的买断价也在下降。比如华为ADS高阶功能包买断价限时直降6000元至3万元,如果叠加鸿蒙智行推出的2万元优惠券,仅需1万元即可落地。此外,特斯拉FSD在美国市场也降价4000美元至8000美元。

客观来说,这也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使用智能驾驶,加之整个智驾市场鱼龙混杂,智驾技术良莠不齐,争议也就随之而来,并且愈演愈烈。

智能驾驶不是画饼

相比于用户的争议,专家和KOL的意见则相对一致。

针对“智驾是不是车企画饼”这个问题,太平洋汽车采访了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朱西产教授表示,今年是智能驾驶NOA量产上车的爆发年。城市NOA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无图,用重感知,抛弃了高精度地图;二是端到端,让NOA技术性能水平急剧上升。

朱西产教授认为NOA会成为用户普遍接受的功能。当然在NOA爆发初期,不同车企的NOA性能会参差不齐,用OTA为营销手段给用户画饼的现象也会存在。大浪淘沙,2025年会把基于数据闭环的AI能力薄弱的NOA产品淘汰掉。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将是智能驾驶技术的决胜年。“智能驾驶不是车企画饼,而是车企智能化决胜的战场。”

知名汽车博主贾佳HondaYes则在社交媒体表示,想买智驾的车型,不要相信智驾,城市NOA只是告诉你它能帮你短暂接管,但也仅限于车道清晰,路况简单(完全拥堵,或者完全顺畅),更多的使用场景还是在高速出行。“L2-L2.99的智驾没有本质区别,人需要注意力集中在驾驶,喜欢玩儿可以体验,但完全相信智驾等于完全没有智驾。”

由此不难看出,智能驾驶是不是画饼主要取决于车企怎么宣传智能驾驶,用户怎么使用自动驾驶。如果车企和用户把智能驾驶等同于自动驾驶,那不仅是「画饼」,而且还有可能「要命」。而如果车企和用户把当前的智能驾驶严格当辅助驾驶来宣传和使用,那无疑会是驾驶者的「福音」。

原创文章
最新文章
1
次元漫游,沉浸娱乐——Sony Expo 2025于 Bilibili World举办
2
《2025智慧生活科技好物以旧换新选购指南》正式发布
3
解锁2025CIC中国智慧生活大会五大亮点,畅享未来生活新范式
4
助力文化传承 快手推出国内首档二次元IP非遗跨界综艺《IP中国行》
5
快手电商618“星成长主播”案例合集:好方法 好内容 引爆增长
6
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主题打卡活动超3000万人次观看,全面赋能城市副中心文旅发展
7
锚定行业发展方向,2025中国家电健康趋势高峰论坛在京举办
8
海信视像荣获“中国卓越管理公司”大奖,以长期主义诠释中国企业成长范式
9
空调线上市场半年观察:价格战凶猛 美的格力小米居销量前三
10
三星Galaxy Z Flip7正式发布:AI赋能轻巧机身 智能外屏焕新升级
11
三星Galaxy Z Fold7正式发布:树立Galaxy智能手机新标杆
12
央视探访海信空调实验室,揭秘赛场外的黑科技
13
1-2nm 水分子革命:华帝如何用技术重构沐浴逻辑
14
2025年“湾区杯”网络安全大赛启航 面向全国开放报名 ——守护智慧安全未来城市
15
华润入主康佳,半导体和消费电子起飞在即?
16
快手集中整治“虚假回收”类违规行为,保护用户权益免遭损失
17
快手直播大舞台遍地开花,打造现象级文旅新爆款
18
科技副总裁宋婷婷:数字技术赋能女性发展,繁荣生态绽放“她力量”
19
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成功举办,“新大众文艺”主题研讨引热议
20
美的格力海尔都布局的厨房空调,鸡肋还是刚需?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商务合作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