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硝烟弥漫,增长乏力背后,热水器行业正悄然开启一场以水质和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升级之路。
2025年过半,热水器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增长压力。多方综合数据显示,2025年1-8月电热零售额同比下降近2%%,燃热零售额增速也大幅放缓至2%%。在价格表现上,主流品牌50升电热水器(这里主要指储水式电热水器,下同)甚至突破500元,一级能效产品的燃热也在千元价格线附近。至于中小品牌,二三百元价格更是比比皆是。需知道,这样的数据表现,是在国补的强力拉升下的结果,由此可见热水器市场的艰难程度。
市场饱和与同质化竞争将行业推入“低创新-低溢价-低投入”的负向循环,突破之道逐渐清晰:从水质竞争和用户体验提升寻找新增量。在这一方面,电热和燃热,既有共性,又有不同。
第一,同为能耗较大的产品,节能成为市场竞争的新方向。绿色节能,不仅是社会意义,对用户而言,最直接的效果就是省钱。国补对一二级能效产品的补贴差异,也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这一点。在今年1-8月份的燃热市场中,线上线下一级能效产品双双上升,尤其是线下一级能效产品占比近13%,环比上升近6%,更是鲜明体现出这一点。至于电热水器,作为传统能耗大户,节能更是题中应有之义。市场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8月份一级能效电热水器首次超过60%。这也算是价格厮杀中的一抹亮色。
第二,是出水量及温度恒定。这是直接关乎用户体验的部分。大水量及水温恒定,是保证畅快沐浴的关键。在电热市场,多家头部企业在超导、相变储能技术上的研发与产品布局,为电热水器大水量与高端化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技术创新正打破电热产品的水量瓶颈。燃热市场则出现了明显的趋势:虽然16L占据企业端发布产品的绝对主流地位,但从消费者端实际可用容积来看,16L以上产品的份额呈现同比增长态势(同比增幅约2%)。同时,就燃热而言,从零冷水技术的崛起到无冷凝管的争相布局,这种基于用户实际使用场景的技术创新,体现了行业对用户体验的重视程度提升,也为产品差异化提供了新方向。
第三,是基于健康的水质提升。无论是电热还是燃热,最终都是提供舒适沐浴方案为目的。活水洗浴、矿物质洗浴、美肤浴等概念层出不穷,背后是对水质的重视与管理。在这一方面,电热和燃热出现稍许不同:
电热健康解决方案呈现多元化趋势,通过减法实现阻垢抑菌,如无胆设计(以万家乐为代表)的活水直出、净化过滤的水质提升;通过加法实现矿物养肤,通过软硬件同步迭代实现产品整体升级,如内胆材质持续创新、AI辅助水质监测等等。
燃热市场也在积极跟进健康概念,力图通过轻软水、富氧水等概念打开健康热水市场。一些电热领域的解决思路同样适用于燃热,如添加矿物质元素的净肤浴。
但对整个热水器而言,目前的行业问题是,通过过滤装置、抗菌材料、杀菌技术等等技术无法被用户感知,导致卖点宣传多少有些“虚”。如何将隐性的技术优势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价值,成为行业着重要考虑的问题。
总体来看,热水器行业仍将面临增长压力,但以水质竞争和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升级之路已经清晰。那些率先完成从“水加热”到“水管理”思维转变的企业,将在下一轮行业增长中占据领先地位,而这其中,热水器由“器物”向用户体验的转变,则是关键。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