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底,惠普突然宣布计划在2028财年前裁减4000至6000名员工的消息,为看似回暖的全球PC市场投下一枚重磅炸弹。惠普方面表示,此举旨在通过AI技术落地实现每年10亿美元的成本节省,而重组费用将达6.5亿美元。在钉科技看来,这场规模浩大的裁员事件,是PC行业竞争加剧、成本高企与技术迭代三重压力交织的必然结果。
从市场格局看,惠普的份额颓势已持续显现。IDC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PC出货量增长9.4%,但联想以1940万台出货量、25.5%的市占率稳居第一,同比增速高达17.3%,远超市场均值;而惠普以19.8%的市占率位列第二,与联想的差距拉大至5.7个百分点。另外,联想25/26财年Q1业绩报告显示,其AI PC出货量已占整体33%,Windows AI PC市场份额稳居全球第一,这种技术代差正不断蚕食惠普的市场空间。

成本端的压力同样致命。2025年下半年以来,存储芯片价格掀起暴涨潮。摩根士丹利数据显示DRAM现货半年暴涨300%。TrendForce也表示,2025年第四季度DRAM合约价对比去年同期上扬逾75%。更严峻的是,三星、美光等原厂将产能转向高利润的HBM芯片,传统存储供应缩减,这种供需错配短期内难以缓解,进一步挤压了惠普的利润空间。
在此背景下,AI成为惠普降本的核心抓手。惠普方便表示,裁员是全公司推进AI转型的关键举措,通过在产品开发、客户支持、制造等环节引入AI自动化工具,可替代部分人力需求。但钉科技认为,这种“以AI换人力”的策略,本质上是应对竞争与成本压力的被动防御。
在钉科技看来,对于中国PC厂商而言,惠普的裁员浪潮提供了重要启示。首先,需加快AI PC的生态构建与技术落地。厂商可联合本土AI企业,开发更符合区域市场需求的智能功能,例如跨设备协作和场景化服务。其次,应优化供应链布局,通过“全球化+本地化”的模式降低贸易壁垒带来的不确定性。例如,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以规避关税风险,同时加强与上游芯片供应商的战略合作,稳定成本结构。此外,政企市场的设备更换潮与国产化替代趋势也为本土厂商提供了机遇。深耕商用领域,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将有助于厂商在细分市场中建立竞争优势。
总结来看,惠普的裁员既是行业转型阵痛的缩影,也是PC市场从传统硬件销售向AI驱动服务转型的必然过程。未来,PC厂商的竞争将不再局限于出货量份额,而是延伸至AI技术整合、供应链韧性以及生态构建能力的综合较量。只有主动拥抱变革、积极优化资源配置,才能在行业洗牌中赢得新一轮增长的机会。
- QQ:61149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