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终端大变局I端侧AI成物联终端进化“芯”引擎
随着算法、芯片、场景的深度融合,端侧AI计算正在化身为终端智能化的核心引擎,尤其是在IoT物联网领域,助推各类终端设备完成在AI浪潮下的精妙进化。
4小时前
来源: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 杨鹏岳  

随着算法、芯片、场景的深度融合,端侧AI计算正在化身为终端智能化的核心引擎,尤其是在IoT物联网领域,助推各类终端设备完成在AI浪潮下的精妙进化。从智家到智驾,从安防到教育,端侧AI正在重塑每一个终端应用场景的智能体验。放眼未来,随着RISC-V、可重构计算、存算一体等技术的持续突破,端侧AI赋能下的IoT终端生态有望真正实现“智能无处不在”的愿景。

“AI中枢”大显身手,重塑万物智联新生态

炎炎夏日,在一颗端侧AI控制芯片的帮助下,AI空调在实时感知人体位置及冷热状态之后,可以智能调节送风角度与温度,让用户舒爽;在自动识别无人状态之后,主动切换至高效的节能模式,为家庭省点。

开车途中,在端侧AI服务器的加持下,司机可以享受到智能座舱主动提供的多种服务:在车载AI助手的安排下,车内播放了驾驶员最爱的几首歌曲,导航系统自动调度出了回家最快捷的路线。

在校园、工地、餐饮等领域,搭载端侧AI芯片的AI边缘计算盒子设备正在大显身手:监测校园周边的逗留、徘徊、入侵等可疑人员;实时监测工程进展和工地安全情况,并发现存在的潜在风险;实时进行口罩/帽子佩戴、厨师服装穿着、鼠患识别等监测和异常识别,提升餐饮企业的食品安全水平……

可以看到,在家居、汽车、教育、安防等领域,IoT终端智能化正在迎来一场以“端侧AI”为核心的技术之变。在这场革命中,端侧AI芯片作为技术底座与赋能核心,正悄然重塑终端产业的发展格局与路径。工信部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末,我国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25.47亿户,占移动网终端连接数的比重达59%。中研普华预计,2025年基于AI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5200亿元。今年3月,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表示,得益于算力与模型优化,端侧人工智能的进步速度将呈现指数级跃升,两者进步的叠加效应有望在未来12个月实现3倍的整体性能提升。他认为,算力和模型效率是驱动端侧AI性能的两个因素。拿前者来说,摩尔定律虽然停滞(也有人称之为失效),但当AI芯片重新激发市场活力,摩尔定律可能一点都不会停止,甚至会加速。

“在AI终端落地进程里,端侧AI芯片是绝对的‘中枢大脑’,承载着‘本地化算力供给、隐私数据保护、个性化体验塑造’三重使命。”清微智能联合创始人、产品工程VP李秀冬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从更宏观视角看,端侧AI芯片打破了智能终端对云端算力的过度依赖,降低了网络延迟与带宽限制,推动 AI 终端从“云端附庸”进化为独立、自主、智能的“本地伙伴”,这是AI在终端领域从概念走向普及的关键支撑。

从发展趋势来看,端侧AI正在朝着“高算力、高能效、即插即用”等方向进化,并在此过程中重塑终端生态,IoT领域也不例外。而支持这一变化的正是芯片的架构创新。

今年7月,从“存算一体”技术着手的后摩智能发布了全新的端边大模型AI芯片M50。与传统架构相比,适配了端侧与边缘设备“算得快又吃得少”的需求,该芯片的能效能提升5~10倍。这一变化有助于赋能笔记本、平板电脑、学习机等消费终端的本地推理能力,无需联网即可完成智能交互、内容生成等任务,用户隐私数据亦可闭环留存。后摩智能CEO吴强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大模型算力像电力一样随处可得、随取随用,真正走进每一条产线、每一台设备、每一个人的指尖。”

IoT领域场景丰富、终端多元化,需要一套芯片有更高使用效率。清微智能提出“可重构芯片”的概念,亦是通过架构创新提升能效、进行多场景适配:在处理不同AI任务时(如教育场景中的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可灵活调配算力以降低功耗;在场景适配上,一套芯片架构适配多样场景需求,可根据不同应用切换计算模式。“未来终端会集成更多传感器,需要芯片能够协同处理多源数据,实现更全面、精准的智能感知与决策。”李秀冬表示。

端侧AI全“芯”进化,助力物联终端升维革命

在端侧AI计算赋能下,终端设备从过去“被动执行命令”的工具,逐渐转变为“主动感知、实时决策”的智能伙伴。在李秀冬看来,从核心价值看,端侧 AI 芯片将成为智能终端的“智能灵魂”,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数据运算,而是主动学习用户习惯、环境变化,实现智能交互的自进化。长远趋势上,一方面是与边缘计算、云计算深度协同,构建 “端-边-云”一体化智能体系;另一方面,面向细分行业的定制化芯片会成为主流。

端侧AI技术不断下沉,推动物联网智能终端领域升维发展。在这背后,关键之处是端侧AI沿着“算力与能效协同、场景与芯片耦合、生态与标准构建”三条主线的持续进化。

一是算力与能效的协同进化。从传统架构到存算一体、可重构计算,端侧AI芯片设计思路正从“拼命堆算力”转向“精准配算力”。无论是清微智能的TX5系列还是后摩智能的存算一体M50,它们通过架构创新实现能效比提升数倍甚至十倍,让终端设备在有限功耗下实现复杂AI任务,真正让AI变得“可用、好用、用得久”。

二是场景与芯片的深度耦合。端侧AI芯片不再追求“一颗芯片走天下”,而是走向场景化、垂直化。

针对车载场景,瑞芯微布局智能座舱、车载仪表、车载视觉、车载音频、视频传输和协处理器六大领域,车载芯片覆盖10K DMIPS算力、20K、70K到300K的DMIPS算力,能对车机里的不同算力需求提供对应解决方案,其推出的高端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RK3588M适用于汽车仪表、智能座舱、中控系统和信息娱乐域控制单元(DCU)等多元应用场景。

面向智能穿戴场景,恒玄科技专注于低功耗无限计算SoC芯片研发,为端侧设备提升续航能力。其推出的BES2800系列芯片凭借超低功耗架构与高度集成化设计,在多款耳机和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终端中量产落地。这些理解行业痛点、精准定义应用场景的端侧AI芯片,让端侧设备的价值真正释放。

三是生态与标准的加速构建。RISC-V等开源架构的崛起,让中国企业在标准制定、生态建设上正逐渐赢得更多话语权,也为相关芯片企业提供了换道超车的机遇。

基于RISC-V 开放指令集、构建软硬一体解决方案,正成为端侧AI芯片的主流路径。海思基于自研 RISC-V 内核推出应用于智能家电智能、工业控制领域的MCU芯片。比如,Hi3066M 芯片针对家电端侧智能化需求,内置eAI引擎,为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电带来AI节能、智能检测等创新应用,突破传统算法瓶颈。

特普斯微电子联合玄铁等IP企业推出了边缘AI推理系统级芯片EA6530。这是一款将高算力的推理 NPU、玄铁 C920 的双四核 CPU 集群、高性能媒体处理单元和配套存储及连接资源集成在一起的芯片,可支持多元化的、工业级的边缘AI推理应用。特普斯微电子市场总监杜云海表示,RISC-V 因生态成熟度等因素多应用于中低端嵌入式场景,现在随着玄铁等CPU厂商不断推出高性能的产品和建设完善的软件生态,高端边缘AI设备使用场景正快速增长。

另一家创新企业银河边缘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专为智能家电、工业控制等领域深度定制的端侧AI控制芯片RC605,采用全国产RISC-V内核与NPU架构,融合了AI控制算法与自适应变频控制算法。其核心亮点在于从实际应用场景出发,瞄准行业痛点,实现了家电智能化控制的全面升级,目前已在商用空调领域实现量产,可实现节能30%。

当前,欣欣向荣的端侧AI芯片正在加速推动IoT等领域迎来终端升级,不过在此过程中尚存一些需要继续攻克的挑战。李秀冬总结道,一是算法与芯片的适配难题,不同终端场景需要各异的AI算法,如何将复杂算法高效部署在端侧芯片上,确保性能与精度,是行业难题。二是场景的碎片化问题,市场上这对芯片的兼容性提出极高要求。三是成本控制与性能提升的矛盾。要让端侧AI芯片普及,必须平衡成本与性能。

最新文章
1
BOE(京东方)携新能源领域新品亮相2025服贸会 引领绿色转型新动能
2
海尔松下引领四筒洗衣机“争夺战”,分区洗护谁执牛耳?
3
库克献出奇招!iPhone Air是在为苹果折叠屏手机铺路?
4
AI时代终端大变局I端侧AI成物联终端进化“芯”引擎
5
IFA 2025:中国电视走向全世界,智能Ai成行业主旋律
6
空调价格进入一个变盘阶段
7
17999元起!华为Mate XTs三折叠今天首销:10.1英寸+麒麟9030
8
iPhone Air在华发售延期!苹果回应:力争尽快在中国推出
9
华帝股份半年报公布:整体毛利率水平攀升至43.54%,同比提升2.86%
10
IFA、RE+双展亮剑全球:华宝新能重构“从户外到户用”绿电生态
11
快手发布多模态大模型Keye-VL-1.5 8B性能领先、视频理解能力更强
12
快手“我的哇赛时刻”公益影像展览举行,科技向善为乡村学生架起梦想桥梁
13
2025年中德可持续发展论坛举行,快手推动女性在经济转型中稳步发展
14
智媒融合 赋能未来 ——CCNS & ISBT 2025在乌鲁木齐隆重召开
15
万和电气上半年业务结构生变:厨电扛大旗,生活热水承压前行
16
支持双eSIM!苹果iPhone 17 Air首发eSIM版本
17
壁挂炉市场大盘趋稳,“家电化”引领下行业如何升级?
18
“三句话”说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成效
19
追觅正式官宣入局电视赛道,能否带来差异化价值是关键
20
从“功能升级”到“形态革命” 分区洗护引领结构性增长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商务合作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