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遇冷,厂商如何破局?
Canalys(现为Omdia的一部分)的最新研究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小幅下降至2.889亿部,受限于相对温和的消费者需求,市场增长受抑。
17小时前
来源:通信世界网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Canalys(现为Omdia的一部分)的最新研究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小幅下降至2.889亿部,受限于相对温和的消费者需求,市场增长受抑。

从各厂商表现来看,三星在本季度保持最大出货量厂商地位,出货5750万部,同比增长7%。其表现主要得益于面向大众市场的Galaxy A系列。

苹果排名第二,iPhone出货量为4480万部,同比下降2%。尽管面临中国市场激烈竞争以及美国市场库存调整带来的挑战(主要由于快速变化的关税政策),苹果依然展现出强劲的韧性。

小米守住第三名,出货4240万部,在拉丁美洲和非洲市场表现尤为强劲。

vivo位列第四,同比增长2%,出货2640万部,印度市场增长尤为明显。

传音排名第五,出货2460万部,同比下降3%。

值得注意的是,前五名厂商之外的 Nothing 品牌表现突出,出货量同比大增 177%,首次单季突破 100 万部,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智能手机品牌,这主要得益于其在印度市场的成功投入与布局。

市场方面,多数厂商的成功往往依赖于在特定地区的强劲增长,以平衡其他市场需求的疲软。中东和非洲在本季度表现尤为突出,成为拉动增长的主要引擎。非洲市场在政府政策引导、厂商竞争加剧,以及从功能机向智能机加速转型等背景下,加上创新的分期付款模式,共同推动了数字化普及。中东市场则因消费者对高端设备的需求不断上升,受到 “先买后付” 支付方式普及、宰牲节促销季成功以及厂商与零售商的积极配合等因素驱动。

对于市场前景,Canalys高级分析师周圣咏(Sheng Win Chow)表示,在全年增长趋于平稳的前景下,厂商们正优先考虑盈利能力,结合短期的策略性收获与长期的战略性投入。严格的成本控制与优化的企业资源规划,已成为所有主流厂商的工作重点,因为过去的高增长预期必须加以调整,以适应2025年的市场现实。此外,美国市场备货潮后可能下修、中国补贴政策效应减弱等也将带来负面影响。厂商必须与渠道伙伴紧密合作,挖掘机会并平衡库存水平,避免影响 2026 年增长预期。

最新文章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商务合作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