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稿件题目“Picture this — Google system tries to guess where a photo was taken”。虽然这么说有装的嫌疑,在下还是要说,题目不如改成“Direct here”,简洁明了,中式英语棒极了!
谷歌的目标是精准定位(但这张照片的拍摄地是多米尼加共和国)?[钉科技:谁能说说这个梗是什么鬼?]
【钉科技编译】针对“机器学习”技术进行实验的Google近来推出了一套新的定位系统(钉科技:勉强可以称之为“定位系统”),这套系统会依据图片分析精准定位照片拍摄地。
这家位于加州的公司的这一套定位系统尽管处于研发初期,却仍旧显示出硅谷的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力(钉科技:接着吹)——应用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并从数据中找出规律,创造出超越人脑的智能。
Facebook、IBM以及许许多多的初创公司正致力于将人工智能应用到各个领域,比如数字助理等电子设备、能够进行病情诊断的医疗健康类移动应用或者为无人驾驶提供支持的软件系统。
谷歌的最新一项实验解决了一个对大多数人而言“不可能的任务”:查看一张随机图片,并尝试找到拍摄它的位置(至少是图片中场景所在的位置)。
人们可以够根据照片上的线索对拍摄地做粗略猜测,线索可能是照片背景中树木种类或者是建筑物的风格。这种“猜测”已被证实超出了大多数计算机系统的处理能力。(钉科技:人类又一次完爆计算机?恐怕是因为计算机根据设定进行的运算量太大,以致于自己搞不定!)
上周,Google名为Tobias Weyand的视觉计算专家发布了名为PlaNet的系统程序,可以通过分析照片中的像素来推断它的拍摄地。(钉科技:名侦探谷哥!)
“我们认为PlaNet相较于人类有一个优势,因为它所见过的地方应该比任何一个人可能前往过的地方都要多,同时它还掌握着许多细微的线索(钉科技:不愧是名侦探),即便那些自身驴友也未必了解(钉科技:废话,什么样的资深驴友能够用得起私人卫星?)”,Weyand接受MIT Technology Review采访时表示表示。
他的团队将世界划分为一个包含2.6万个方格的网络,每个小方格代表着一块具体的地理区域。
技术人员为这些被划分过的区域建立了一个目前已包含1.26亿张图片的图片数据库,所有图片来自互联网,并以各自的“地理定位”也就是显示照片拍摄地的数字签名为标识符。
Weyand团队将利用这些信息”培训“模拟大脑皮层神经元交互的计算机系统使其能够将每张图片对应一个具体的地点。
该团队之前用了来自在线图片库Flickr的230万张地理位置标签的图片,来检验PlaNet是否能准确找到照片拍摄地。该系统仍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但检验结果表明,其表现已经胜过了人类。该团队的研究表明,“人类定位的误差中值”(即一个人所猜的拍摄地距真正拍摄地的距离的中间隔值)为2320.75公里。而PlaNet的定位误差中值为1131.7公里。
上述相关消息最早在大上周三传来,同时传来的消息还有,Google的DeepMind集团,总部设在英国的Google“人工智能”方面的“左膀右臂”,宣布首次进军医疗技术领域。
(编译:小灰 From:FT by:Murad Ahmed, European Technology Correspondent)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