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行业的竞争版图上,一场由传统家电巨头主导的新兴战役正在智能眼镜领域悄然上演。钉科技注意到,海信旗下的Vidda与TCL孵化的雷鸟创新,这两个原本在电视领域短兵相接的对手,如今将战火延伸至了更具想象空间的AI眼镜赛道,为这个尚未完全开发的市场增添了更多看点。
雷鸟创新凭借先发优势,已经在这个新兴领域占据了有利位置。作为TCL体系内孵化的创新企业,雷鸟在智能眼镜领域深耕多年,建立起显著的技术壁垒。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该公司已连续三年稳居中国消费级AR设备市场榜首,市场份额高达35%,这份成绩单足以证明其在该领域的实力。特别是在今年的618期间,雷鸟更是创下了市场占有率52%的佳绩,销量同比激增3.36倍,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相比之下,Vidda作为海信旗下主打年轻化与高性价比的品牌,则采取了更为稳健的跟进策略。在成功拓展智能投影业务并确立市场地位后,Vidda才正式进军智能眼镜领域。
钉科技注意到,今年2月,海信与AR科技公司XREAL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共同研发AR/AI眼镜产品。在AWE 2025上,Vidda首次展示了其AR眼镜新品。今年10月,Vidda发布了G11智能眼镜,将其纳入完整的影音生态系统之中,与同期推出的智能投影、电视、耳机等产品形成协同效应。
AI眼镜赛道之所以能吸引两大巨头的重兵布局,源于其广阔的市场前景。IDC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突破1200万台,同比增长18.3%。而中国市场的表现更为亮眼,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82.3%,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更值得关注的是,AI功能正成为推动市场增长的重要引擎。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25年智能眼镜中AI功能的渗透率预计将超过60%,这一趋势为行业参与者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尽管前景广阔,但智能眼镜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技术瓶颈、用户体验、成本控制等问题依然困扰着行业参与者。有数据显示,部分品牌的智能眼镜退货率高达40%,这说明当前的产品尚未完全满足用户期待。同时,智能眼镜的研发投入巨大,即使是定价不到2000元的产品,在计算整体投入后仍难以盈利。这些挑战需要企业既要有长期投入的决心,又要有精准把握市场需求的智慧。
随着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布局智能眼镜领域,这个赛道的竞争将愈发激烈。钉科技注意到,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110%,其中Meta以73%的市场份额主导市场,这表明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上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面对这样的市场格局,Vidda与雷鸟的竞争将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更将影响中国在全球智能眼镜市场的地位。
在这场长期的竞赛中,雷鸟显然具备先发优势,但真正的较量或许才刚刚开始。两者发展路径将在市场竞争中接受检验,而它们的竞争过程,也将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与生态完善。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种良性竞争将带来更优质的产品与更丰富的选择;对于行业而言,两家企业的并行发展有望共同做大市场蛋糕,推动中国智能眼镜产业走向成熟。在可预见的未来,这场由传统家电巨头主导的智能眼镜竞赛,必将为科技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QQ:61149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