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团队:近三年内二维半导体可能“破局”落地
近日,复旦大学、绍芯实验室周鹏/包文中团队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的32位RISC-V架构微处理器“无极”,创造了全球二维芯片的最大工程性规模验证纪录。
2025-04-11 08:43:13
来源: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 杨鹏岳  

近日,复旦大学、绍芯实验室周鹏/包文中团队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的32位RISC-V架构微处理器“无极”,创造了全球二维芯片的最大工程性规模验证纪录。相关成果已在国际期刊《自然》上发表。

随着摩尔定律逐渐接近物理极限,具有单个原子层厚度的二维半导体成为破局的关键。如何将二维半导体材料应用于集成电路是业界正在探索的方向,其中的核心难题在于,要将这些原子级精密元件组装成完整的集成电路系统,依旧受制于工艺精度与规模匀性的协同良率控制。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复旦大学团队发布的成果突破二维半导体电子学工程化瓶颈,首次实现了5900个晶体管的集成度。

据了解,“无极”微处理器基于单层二硫化钼(MoS₂)二维半导体材料打造,不依赖于先进的EUV光刻机,采用自主研发的特色集成工艺,依托开源简化指令集计算架构(RISC-V),实现了从材料、架构到流片的全链条自主研发,其集成工艺优化程度和规模化电路验证结果,均达到国际同期最优水平。

复旦大学教授周鹏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此次成果改变了工业界的传统认知,证明了新材料应用在集成电路上的可行性,并在一些应用场景上具备独特优势。对于二维半导体而言,一定要找到它在应用上全面超越现有技术的独特的“点”,有了这个支撑之后,属于二维半导体或者说二维电子学的时代才会真正来临。在周鹏看来,这个“点”在最近三年里就有可能落地。“未来人类把晶体管做成什么材料其实并不确定,不管是产业界还是学术界都应该保留探索的空间。”

周鹏表示,当前二维半导体微米级的工艺已能实现硅基纳米级芯片的功耗水平,未来通过产业化制造将兼具更快速度和更低功耗的优势。此类二维芯片有望推动人工智能更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无人机、机器人等需要低功耗算力的移动端场景。在产业化方面,团队将着力推进与现有硅基生产制造线的融合,推动二维半导体电子器件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

最新文章
1
创维集团发布2025中期业绩:总营收稳增逾两成,新能源与全球化双引擎动力十足
2
新石器无人车亮相百度云智大会,生态合作加速技术升级
3
科技赋能行业革新!长虹空调荣膺“数字生态大会”双项标杆荣誉
4
国内首个混合碳化硅产品实现量产
5
超级岛登场!小米澎湃OS 3正式发布,跨生态互联与隐私安全迎来提升
6
8月面板价格止跌持平,预计9月份将继续持平
7
空调一片红海 这些企业还在扩产能?
8
多家储能相关企业半年报揭晓:谁最赚钱?谁亏最多?
9
家电双雄半年报出炉:海尔智家营收净利双高增长,格力电器盈利微增现金流暴增
10
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1% IDC:苹果功不可没
11
首超苹果!华为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第一
12
9秒!联想开天笔记本刷新国产PC开机速度纪录:搭载飞腾自研CPU
13
奥维云网2025数字生态大会引领家电产业革新突围
14
再次听劝迭代,Leader懒人三筒标尺三烘款打造“嵌入不局改”新标准
15
央视网首场AI晚会七夕“AI心动夜”即将开启 联合可灵AI打造视听盛宴
16
快手x穿越火线传奇杯9月开赛 总决赛将落地东北
17
在雄安,我看到了“价值”30万的电视,更看到了创维的雄心
18
电视巨头入局!闺蜜机赛道格局“生变”:曝有手机“大佬”有意涉足
19
空调竞争新战线:海信如何用“新风”破局内卷?
20
第三批国补已下达!智能灯、学习桌椅、学习机等首次纳入补贴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商务合作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