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加持卫星 探索空天地通信的无限可能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近日,全球首颗在轨AI超分商业卫星“蓉漂号”在我国广东阳江附近海域成功发射入轨,标志着我国卫星技术与AI技术融合取得了新的突破。自2023年8月全国首颗全AI智能卫星“地卫智能应急一号”成功发射,我国卫星正式与AI技术“接轨”,开启了卫星“自我提升”之路。 “蓉漂号”卫星是一颗通感算一体新型组网卫星,除了搭载高分辨率可见光遥感相机、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通信试验载荷等
2024-02-19 10:17:48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王鹤迦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近日,全球首颗在轨AI超分商业卫星“蓉漂号”在我国广东阳江附近海域成功发射入轨,标志着我国卫星技术与AI技术融合取得了新的突破。自2023年8月全国首颗全AI智能卫星“地卫智能应急一号”成功发射,我国卫星正式与AI技术“接轨”,开启了卫星“自我提升”之路。

“蓉漂号”卫星是一颗通感算一体新型组网卫星,除了搭载高分辨率可见光遥感相机、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通信试验载荷等传统载荷外,还搭载了“卫星智脑”系统。这个系统能够直接在星上对相机影像、通信载荷采集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自主任务规划。通过星地协同技术,“卫星智脑”系统可以与地面的算法模型进行联动,使在轨卫星具备自适应的学习能力和“自动驾驶”能力,快速响应突发需求,提升单星在轨效用。

卧虎藏龙

AI卫星具有更大可能性

相较于传统卫星,AI卫星拥有超强算力、快速感知、高频迭代等能力,可以有效助力打造空天地一体化的立体信息网络,构建以海量时空信息结合太空大数据的全维度展示、分析和处理平台,通过AI卫星数据精准实践卫星互联网应用。

AI卫星可以自主生成和执行最优的任务规划,实现卫星的自主控制和管理,根据任务动态变化实时调整和优化任务规划。此外,AI卫星还具备实时监测、诊断和预警卫星状态和故障的能力,可以根据故障类型和程度自主采取恢复措施,提高卫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国际上,AI技术加码卫星并非近年来的“新玩意”。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早在2017年就启动了“黑杰克”计划,旨在开发一系列低成本、高性能、可重用的AI卫星。2020年,英特尔、欧洲航天局和初创公司Ubotica发射了第一颗绕地球旋转的人工智能卫星“PhiSat-1”,可以使用AI算法去掉拍摄地球图像中包含云层的部分,节省宝贵的卫星下行带宽。欧洲航天局和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也在2021年成立了联合技术转移实验室,致力于研究卫星自主性、防撞能力等技术。

AI还可以优化将卫星操纵到正确轨道的过程,减少所需的燃料和达到所需轨道位置需要的时间。特别是如今太空轨道上的垃圾越来越多,人工智能可以自动执行碎片规避机动,为空间碎片问题提供部分解决方案。

未来可期

我国卫星通信发展蓄势待发

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AI卫星的能力也将不断提升。未来,AI卫星将能够处理更多、更复杂、更高维度的遥感数据,不仅能够丰富远洋通信、石油勘测、应急救援等特殊应用场景,还能填补全球80%以上陆地和海洋未覆盖通信网络的空白,实现更高水平的智能化和自主化,加速卫星通信产业布局。

2020年4月,卫星互联网首次纳入我国“新基建”范围,卫星互联网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性工程,同遥感工程和导航工程成为我国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年1月10日,中国电信举办天通卫星业务发布会,正式面向社会各界提供天通卫星通信服务。2020年5月6日,中国联通面向政企人员发布了“沃星空”“沃星陆”“沃星海”三大品牌业务,旨在为用户提供覆盖全时域、“空天地海”一体化的卫星互联网接入服务。2024年2月3日,全球首颗5G天地一体演进技术验证卫星“中国移动(600941)01星”,以及搭载6G新型星载核心网“星核”系统的“星核”卫星成功发射入轨。三大运营商接连布局卫星通信,“天上”竞争蓄势待发。

随着我国商业航天迈入应用阶段,预计未来5-10年我国将发射通信、导航增强、遥感、空间试验等近万颗各类卫星上天,未来卫星通信产业有望成为万亿元级市场。

为了实现全场景全域连接的目标,卫星将是未来6G网络星地融合无线传输技术的基础。未来的卫星通信功能也将不局限于智能手机市场,更多种类的终端、网联汽车等,都将通过卫星通信打开更广阔的应用场景。而当下正飞速进步的AI技术,必将成为卫星发展的“桅杆”之一,助力打造网络无所不达、算力无所不在、智力无所不及的全新时代。

最新文章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商务合作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