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图科技出售医疗业务资产背后:AI企业“造血”有多难?
[钉科技述评]经历“蒙眼狂奔”,资本对于AI的态度看起来在趋于理性,投资动作有所收敛。对应来看,以行业“四小龙”为代表的企业们,上市进程明显加快,这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资金的渴求,也反映了造血能力的不足。最近一条颇受关注的消息是,“AI四小龙”之一的依图科技,在终止创业板IPO后,又被传出出售医疗业务相关资产,这被认为是一种“回血”举动。那么,AI企业“造血”有多难,未来的故事又会怎么讲?医疗业务,
原创
2021-08-26 09:35:57
来源:钉科技  

[钉科技述评]经历“蒙眼狂奔”,资本对于AI的态度看起来在趋于理性,投资动作有所收敛。对应来看,以行业“四小龙”为代表的企业们,上市进程明显加快,这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资金的渴求,也反映了造血能力的不足。最近一条颇受关注的消息是,“AI四小龙”之一的依图科技,在终止创业板IPO后,又被传出出售医疗业务相关资产,这被认为是一种“回血”举动。那么,AI企业“造血”有多难,未来的故事又会怎么讲?

医疗业务,先被重视再被“抛弃”?

最近关于依图科技出售医疗业务相关资产的消息不断传出,其中,《中国经营报》一篇稿件中表示,“通过和多方人士核实,依图科技已将曾经重点发力的医疗业务相关资产出售”,至于接盘方,是依图此前在医疗影像AI上的实质竞争对手,深睿医疗。

在钉科技看来,上述事件,一方面可能解释了从年初就开始的依图科技裁员传闻,另一方面,或许也在暗示AI医疗板块洗牌的再次加速。

依图科技诞生于2012年,起初主要以人脸识别技术被知晓。依图科技的医疗团队正式出道,将AI技术用于医学影像分析,在2016年。

image.png

从关系来看,根据依图科技此前公布的招股书,负责医疗板块的为上海医智医疗,是依图科技的子公司,依图科技100%持股,还有杭州依图医疗、上海医智健康,均由上海医智医疗100%持股,是依图科技的孙公司。

依图科技创始人朱珑曾在WAIC 2020上演讲时表示,AI目前可以通过阅片来得到医学属性、特征等信息、辅助医生诊断,依图在疫情期间研发的新冠肺炎智能评价系统就是如此。未来,AI还要通过进一步发展知识图谱等技术,通过关联千万节点之间的关系,走向高阶认知智能。

从这里来看,依图科技对于医疗影像AI的重视程度应该是颇高的,那么,为何要将医疗业务相关资产出售呢?

“造血”困难,靠“回血”来“补血”?

钉科技观察认为,依图科技出售医疗业务相关资产,很可能既是为了“回血”,也想争取“补血”。更深层次来看,则是自身“造血”能力不足。

根据公开信息,自成立以来,依图科技已经历10轮融资,累计融资额度超25.67亿元。其股东名单中包括云锋基金、红杉资本中国、真格基金、高瓴资本、工银国际、浦银国际等多家知名机构。

频度来看,依图科技从成立初期的平均两年进行一次融资,到后来变成一年一次,这或在表明其对资金的需求量逐渐加大。出售业务资产,可能就有这方面的关系。

先看依图科技整体经营状况。

根据依图科技招股书中的数据,2017年-2019年,其营收分别为0.69亿元、3.04亿元和7.17亿元,可以算“指数级上升”。

但从利润看,亏损也有逐渐扩大趋势。2017年-2019年,依图科技的净利润分别在约-11.68亿元、-11.68亿元以及-36.47亿元。在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3.03亿元。

image.png

再看其医疗相关业务。

依图科技的医疗项目起始于肺结节筛查,后逐步扩展至儿科、心脑血管、胸部CT、电子病历、乳腺钼靶/超声、神经系统MRI、临床决策支持平台、科研辅助平台等领域。

2017年以来,依图科技的医疗相关业务也整体处于亏损状态。从招股书信息来看,2018年到2020年上半年,依图医疗的营收分别为9.91万元、559.73万元和562.67万元,整体占营收不足2%,投入产出比低。本身看起来存在落地难的问题。

据钉科技所做的了解,从整个行业来看,医疗AI的发展还在导入期,落地难度主要在于找到真实的临床需求,后续推出实际应用产品,但场景略呈碎片化,数据的收集和标注昂贵、周期长,找一两家医院试点相对容易,大规模落地则需要大量验证,这就需要持续且足量的投入,明显对团队实力有更高程度的考量。

在上述情况下,依图既需要“补血”,又需要对业务布局重新考量,医疗业务相关资产的出售就成了一种“出路”。

依图不是“缺血”个例,“AI四小龙”盈利都存挑战?

“缺血”,依图不是个例。

根据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安晖此前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近90%的人工智能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中国AI产业链中90%以上的企业也处在亏损阶段。

包括依图在内的“AI四小龙”,目前来看,也都在其中。

“AI四小龙”基本都经过了多轮融资:云从科技融资11轮,融资金额已超过35亿元;旷视科技经过了7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14亿元;商汤科技与依图科技类似,经历了10轮融资,融资金额超36亿元。

被“输血”的“AI四小龙”,除业绩未披露的商汤科技外,可以直观看到,“造血”都不容易。

根据此前的招股书,云从科技在2017年-2019年,净利润亏损分别达到1.24亿元、2亿元和17.63亿元;旷视科技,2017年-2019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为7.75亿元、28亿元和66.39亿元。

头豹的《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投融资报告》中,2019年人工智能相关融资金额出现7年来首次下降,为1003.4亿元,对比看,2018年人工智能相关融资金额为1492.6亿元。2019年,被视作热钱疯狂涌入AI领域的一个转折点。

通常来说,当资本更关注回报,催促所投企业尽快上市是一种常见“解套”方式。

近年来,“AI四小龙”的上市进程普遍加快。依图、云从、旷世都明确过上市决心。商汤,近日也有将启动IPO申请的传闻。

不过,依图、云从、旷世的上市之旅不算顺利,三家公司都收到过数次问询函,云从科技被问询了29个问题,近日完成了章程备案;依图科技47个,此前终止了科创板上市计划,又有登录港股的打算;旷视科技则计划从港股转战科创板。

钉科技认为,前述企业财务状况不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样的现实:经过了前几年的突然爆发,不少AI公司需找到技术创新和盈利业务落地的平衡,产生实际价值。当然,说易行难,毕竟AI相关技术本身也还在幼生期,训练难度、安全问题等等并不鲜见,市场对于技术体验也有了相比此前更充分的认知,早先期待较大,落差难以填平。(钉科技原创,转载务必注明“来源:钉科技”)

最新文章
1
IFA、RE+双展亮剑全球:华宝新能重构“从户外到户用”绿电生态
2
快手发布多模态大模型Keye-VL-1.5 8B性能领先、视频理解能力更强
3
快手“我的哇赛时刻”公益影像展览举行,科技向善为乡村学生架起梦想桥梁
4
2025年中德可持续发展论坛举行,快手推动女性在经济转型中稳步发展
5
智媒融合 赋能未来 ——CCNS & ISBT 2025在乌鲁木齐隆重召开
6
万和电气上半年业务结构生变:厨电扛大旗,生活热水承压前行
7
支持双eSIM!苹果iPhone 17 Air首发eSIM版本
8
壁挂炉市场大盘趋稳,“家电化”引领下行业如何升级?
9
“三句话”说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成效
10
追觅正式官宣入局电视赛道,能否带来差异化价值是关键
11
从“功能升级”到“形态革命” 分区洗护引领结构性增长
12
2025冰箱能效新国标:响应国家绿色转型战略的优化升级
13
华为三折叠Mate XTs非凡大师明天开售:17999元起步 iPhone顶配同价
14
2025Q2中国手机出货量排名:华为、vivo前二!小米第四
15
厂商不堆多摄了!Omdia:智能手机摄像头数量持续下降
16
亚马逊云科技在中国区域推出Amazon Graviton4实例 以自研芯片驱动企业算力升级
17
燃动南上海!2025“科创新芽”大赛启幕,科创力量等你来!
18
vivo Arm联合实验室最新成果亮相 携手在旗舰手机率先落地SME2创新技术,打造更高效的端侧AI异构计算
19
让学习回归纸张,AI为纸张赋予智慧:爱普生x京东AI学习打印机全球首发!
20
“佳直播”携手爱奇艺打造明星感4K超高清直播间,助力内容电商激活商业价值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商务合作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