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科技观察] 高端化,是小米的既定战略。雷军也多次强调,高端之路是小米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小米发展的生死之战。高端化的壁垒有两个,一是技术,二是品牌。这两个壁垒又是强关联的,技术实力的强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品牌价值的高低。所以,核心突破点仍是技术。于是,我们看到小米近年来死磕技术,用技术突破来推动高端化战略的落地。策略上,则采用自主研发与联合研发相结合的方式,去成就小米手机的技术新高度。就智能手
2022-07-05 09:42:16
[钉科技观察] 在错失了智能手机、短视频等重要的风口机会后,360在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找到了良好的切入点。名不见经传的哪吒汽车,因为360的投资进入了外界的视野。2021年10月18日,360宣布对哪吒汽车投资29亿元,持有哪吒16.594%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360为什么要大手笔投资哪吒汽车?原因肯定并不单一,但《钉科技》认为,有两个因素是360肯定考虑过的:一是,新能源智能汽车市场品牌
2022-07-05 08:03:17
[钉科技观察] 冰箱市场不温不火,冰箱品牌艰难前行。从1-5月线上数据来看,主要冰箱品牌的份额涨跌互现,竞争格局的结构性调整仍在进行中。奥维云网数据显示,1-5月线上市场,无论是销售额还是销售量,海尔、美的、容声都位列前三,其中销售额份额分别为40.45%、16.76%、11.79%;销量份额分别为31.64%、14.43%、9.66%。值得注意的是,以上top3品牌的销量份额都有所下滑,销售额份
2022-07-04 14:40:35
[钉科技观察] 在个人按摩仪市场,SKG和倍轻松是直接竞争对手,并且二者也是近年来在个人健康穿戴产品市场表现非常出色的公司。那么,从这两家公司的实力看,谁才是按摩仪行业的龙头老大呢?日前,《钉科技》注意到,SKG运营主体“未来穿戴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创业板递交的IPO申请获深交所受理。根据招股书,可以看到SKG的一些业务数据表现。数据显示,2019-2021年,SKG营收分别为7.9亿元、9.
2022-07-04 10:02:58
[钉科技观察] 冰箱行业的营销大战愈演愈烈。日前,美菱冰箱推出了主打“10分钟快速净味,全空间灭毒除菌”的新产品。会后的公开报道中显示,这是“灭毒除菌首次出现在行业里”。不过,据《钉科技》观察,关于净味、灭毒、除菌这类功能,实际上在行业里早已不是新技术、新概念,主流品牌早已发布过相关产品和技术。例如,早在2019年,美的冰箱就发布了“全球首款可去农药残留”的果净冰箱新品,一同发布的还有美的第三代净
2022-07-01 10:02:25
即便是同样一颗包菜,同样的五花肉片、青红辣椒、大蒜、食盐、生抽、白糖,为什么家里炒出来的“手撕包菜”,常常跟餐馆炒出来的有很大差别,甚至用上大厨们的“私房妙招”也依然如此?原因更多在于火力的大小与火候的掌握。澎湃火力,对专门商用餐厨用火而言并非难事;精准控火,经过多年训练与实操的专业厨师也基本可以掌握。但这些,受限于家用燃气灶的能力和家庭成员烹调水平的差异,在日常生活中较难实现。让产品带给家庭厨房
2022-07-01 08:09:06
[钉科技观察] 互联网家装行业,近年来不温不火。虽然家装市场规模超过万亿,但互联网家装行业始终没有诞生真正的巨头企业。日前,土巴兔更新IPO动态和招股书再次引发媒体的关注,在解读招股书相关内容后,外界对于互联网家装平台也有了更多的认知。看一些财务指标:2021年,土巴兔实现营业收入约6.55亿元,相比2020年增长6.4%;净利润7032.95万元,同比减少18.8%,在商户数量方面,土巴兔保持稳
2022-06-30 16:41:44
[钉科技观察] PC市场在疫情背景下,2021年来获得了逆势增长。以游戏PC为代表的垂直市场也水涨船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品牌关注。《钉科技》注意到,市场机构Niko Partners发布的2021中国游戏市场分析报告指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PC游戏市场,2021年中国游戏市场的总收入达到454.9亿美元,同比增长5.5%,预计2026年将突破550亿美元。图片来源:pexels很明显,游戏硬件设备也
2022-06-30 10:39:54
[钉科技观察] 投影赛道越来越火热。日前,海信旗下Vidda发布了全球首款4K全色激光投影C1,引发了行业关注。其实,Vidda的入局并不意外,毕竟其身后有着海信这一激光显示的领军企业的强力支撑。要知道,海信是整个激光电视品类的开创者,在激光显示领域积累了大量专利技术,尤其是持有的三色激光专利数行业第一。因此,Vidda率先推出4K全色激光投影C1,有着坚实的技术基础。《钉科技》注意到,在Vidd
2022-06-29 10:41:45
[钉科技观察]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和科技巨头下场竞逐,全屋智能的热度不断升高。不过,市场的升温和竞逐的加剧,行业就难免出现“泥沙俱下”的现象,不少打着全屋智能旗号的企业,技术实力和生态吸引力严重不足,概念炒作继而为登陆资本市场造势是他们的主要目的。就《钉科技》观察来看,整个全屋智能行业存在不少乱象。例如,全屋智能体验的落地,需要多品类智能硬件的互联互通,而一些企业其实并不具备自己打造或
2022-06-29 08:20:50
原创文章
最新文章
商务合作
- QQ:61149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