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供需错位 中国科技企业如何打赢这场硬科技的角逐赛?
[钉科技述评] 芯片,工业的粮食。中国对芯片,有着极大的需求。每年,中国都要大量进口芯片,为此所支出的费用高达数千亿美元,位列所有进口商品的第一位。比如,2021年上半年,芯片、石油、铁矿石是我国进口商品前三大类别。其中,进口芯片金额约为1978.8亿美元,同比增长28.3%,约为我国进口商品总金额的15.62%,排第一名,几乎是第二名石油(1161.52亿美元)和第三名铁矿石(930.12亿美元
原创
2022-01-12 13:59:43
来源:钉科技  
作者:丁少将

[钉科技述评] 芯片,工业的粮食。

中国对芯片,有着极大的需求。每年,中国都要大量进口芯片,为此所支出的费用高达数千亿美元,位列所有进口商品的第一位。

比如,2021年上半年,芯片、石油、铁矿石是我国进口商品前三大类别。其中,进口芯片金额约为1978.8亿美元,同比增长28.3%,约为我国进口商品总金额的15.62%,排第一名,几乎是第二名石油(1161.52亿美元)和第三名铁矿石(930.12亿美元)进口金额的总和。

需求庞大,但中国本土的供给却很有限。按照《金融时报》的统计,2020年中国大陆芯片产能只占到全球的15%。要知道,即便是这15%的产能,很多也都是中低端产能,并且并不是由中国本土企业所主导。

和芯片供需错位相伴的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科技企业被“卡脖子”的风险越来越高。所以,突破芯片发展的瓶颈,争取发展的自主权和主动权,成为中国科技产业的一道时代必答题。

但提起中国自主芯片,你会想到哪些科技公司?因为智能手机这一大众消费品的缘故,很多人大概会想到华为和中芯国际。这两家企业的确很优秀,不过芯片的种类非常多,产业链也很长,中国需要更多优秀的企业站出来,为芯片产业的发展壮大做出贡献。

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除了通用级Soc芯片之外,专业性芯片同样非常重要。比如,在显示行业,画质芯片就是一个体现技术高度的关键器件。画质芯片的重要性,不亚于此前一直被产业重点强调的显示面板。企业外购的通用性Soc芯片只能提供基础能力,这也导致了很多电视产品的差异化不足。画质芯片是电视行业的技术高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的高端属性和差异化能力。

从全球来看,真正在显示行业有技术壁垒和差异化竞争力的企业,比如索尼、三星、LG,都有自研的画质芯片。比如索尼,从X1芯片到XR芯片的创新迭代,让这家企业深度锁定了高端市场,建立了强大的技术壁垒,让很多中国企业艳羡。

这方面,中国企业无疑是一个追赶者的角色。但好在,追赶的速度非常快,而且在局部已经实现了并跑甚至是超越。比如,日前海信就发布了中国首款全自研的8K AI画质芯片,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全球显示产业的地位。

1641889674599081937.png

这颗芯片的产业意义,不仅在于是全自研,还在于持续迭代。《钉科技》了解到,这颗8K AI画质芯片实际上是海信的第五颗自研的画质芯片,在画质芯片领域实现了五次迭代。

具体来看:2015年11月,海信发布Hi-View Pro超高清画质引擎芯片一代,结束了国产电视没有自己的画质芯片的历史。2017年和2018年,海信又先后推出第二代和第三代超高清画质引擎芯片。2020年,海信研发的Hi-View Pro超高清画质引擎第四代芯片成功点亮叠屏。值得一提的是,海信的前四代画质芯片均实现了量产,批量应用到海信电视、专业显示器、医疗显示产业中。

要知道,很多科技企业的“实验室科技”很厉害,但无法产业化落地,只能成为企业的“花瓶”。芯片是一个非常讲究迭代应用的产品,华为海思之所以能设计出麒麟这样的高端芯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持续的应用迭代。

画质芯片持续迭代并落地应用,这是海信在芯片领域的一大步,也是中国显示行业实现自主发展的重要一步。

再有,这颗芯片的诞生,对于8K产业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8K超高清是确定的产业发展方向,此前有关部门制定了《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其中就部署了“核心元器件研发”的任务,海信8K AI画质芯片的成功研发,意味着行动计划取得了丰硕成果。

从制作、传输到播出、显示,整个8K产业链都有着很高的参与热情,但客观来看,制约8K产业发展的现实因素还有很多。能不能在体验端展示8K的超凡魅力,让用户的视觉体验实现大幅度的消费升级,决定着8K市场能不能规模启动。

仅仅搭载一块8K显示屏,而缺乏画质芯片的配合,整体体验将很难真正打动消费者,甚至由于只能产出和4K类似的体验而透支了8K市场。海信8K AI画质芯片推出后,通过在算力、AI感知画质算法、动态补偿、色彩、对比度等方面的突破创新,可以让用户感受到8K电视的震撼画质体验,对于8K市场的启动和未来普及,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海信在画质芯片领域取得了成功,未来更多的中国科技企业如何打赢芯片这场硬科技的角逐赛呢?

第一,不要短期玩票,而是长期坚守。海信研发画质芯片,持续了22年。芯片是非常注重技术积累的产业,研发上又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没有长期主义的坚持,只是想在风口掘金、短期玩票,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第二,要注重产研结合,不做实验室科技。海信每一代画质芯片都在整机上搭载应用,这给了海信持续迭代的良好基础。芯片研发不脱离产业化应用,才能打磨出尖端科技,建立有极高竞争壁垒的产业链垂直一体化优势。

芯片个头虽小,产业意义重大。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农业领域如此,在工业领域同样如此。中国需要更多像华为、海信这样的企业,在芯片领域持续深耕,在全球市场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推动产业实现自主高质量发展。(本文为钉科技原创,转载务必注明来源:钉科技网)

最新文章
1
“低空经济”蓄力起飞 2025电博会解锁空天新场景
2
融汇科技与艺术之美 2025青岛高级音响唱片展打造沉浸式影音盛宴
3
快手举办2025双11商家大会,公私域联动驱动增长新引擎
4
首周曝光超3.7亿,快手磁力引擎“开学装备开新局”助力商家抓住开学季增长机遇
5
快手联合健康中国发起心理健康问题征集 将邀请专家直播解答
6
全球电视巨头正面PK:Micro RGB刚秀完,SQD-Mini LED就来“掀桌子”?
7
华为鸿蒙感恩回馈季开启:Mate X6、Pura 80系列等至高优惠2000元
8
曝小米17 Ultra、小米NAS争取在元旦前发布
9
高通官宣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年度旗舰平台即将登场
10
人形机器人“跑”向实用,2025电博会成最佳T台!
11
三星Micro RGB电视中国首秀,是技术革新还是营销术?
12
vivo X300系列10月发布:三焦段变焦闪光灯与三大性能体验全面突破
13
TCL华星COB显示屏实现量产,MLED产业化迈入新阶段
14
eSIM爆发进行时,产业链还在等什么?
15
TCL科技建设第8.6代印刷OLED生产线,中国面板“再下一城”
16
小米3nm旗舰SoC玄戒O1到底是不是自研:Arm又一次回应!
17
新品牌进入与渠道再变革空调行业新变局
18
都不囤货了,空调渠道已“死”?
19
苹果iOS 26新增“自适应电源”功能:iPhone 17/Air全系默认开启
20
观察:TCL、海信先后联手海思,智能空调到底有多能打?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商务合作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