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神奇”的航天微波炉背后,藏着多少中国科技企业创新的“秘密”?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2021年,神舟飞船多次成功载人上天,3位中国航天员在“天宫一号”空间站实现了长时间驻留;蛟龙潜水器则成功载人下海,成功下潜到7062.68米,创造了人类载人深潜作业的最高记录……这样的成就,让无数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中国科技的进步和领先,由此也可见一斑。神舟、天宫、蛟龙这样的“大”科技,直观可见。而这些大科技、大成就的背后,其实都有着大量系统性创新科技的
原创
2021-12-17 16:55:00
来源:钉科技  
作者:魏琪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2021年,神舟飞船多次成功载人上天,3位中国航天员在“天宫一号”空间站实现了长时间驻留;蛟龙潜水器则成功载人下海,成功下潜到7062.68米,创造了人类载人深潜作业的最高记录……

这样的成就,让无数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中国科技的进步和领先,由此也可见一斑。

神舟、天宫、蛟龙这样的“大”科技,直观可见。而这些大科技、大成就的背后,其实都有着大量系统性创新科技的支撑,其中一些创新成果,有力支撑了中国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

这些科技创新,不能忽视。航天微波炉,就是这样的创新。当2021年国民家电品牌格兰仕研发的航天微波炉进入太空,空间站繁琐的烹饪变得无比简单,7分钟便能完成3名航天员的一餐主食,热腾腾香喷喷的美食多达120种……

科技创造奇迹。一台神奇的“航天微波炉”的背后,究竟还隐藏着多少中国企业科技创新的“秘密”?

image.png

航天员吃饭,60年来的世界性难题

吃饭,在地球上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在遥远的太空,却是一件让人类头疼了60年的难题。

因为空间环境的巨大差异,在太空让航天员吃上热饭热菜,从技术上实现它非常困难。后来,虽然西方国家也做了一些努力,但加热饭菜的效率还是很低。

比如,1969年,伴随着人类第一次登月,美国惠而浦定制的太空厨房成功亮相。2008年,美国宇航员桑德拉•马格努斯记录,当时的技术煮洋葱需要4个小时才能熟。

随着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行,航天员在太空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如果不能在饮食上对航天员有充足的保障,会影响到整个航天事业的向前推进。

2021年,格兰仕破解了这道横亘在世界航天事业面前的难题。2021年5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由格兰仕研制的第一台航天微波炉随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进入太空,中国成为首个让航天员在太空吃上健康可口的热饭热菜的国家。

很多人会问,破解60年来困扰世界航天事业难题的企业,为什么是格兰仕?正如格兰仕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梁昭贤所言,如果格兰仕不去做航天微波炉,行业内或许也找不到第二家企业来做。梁昭贤的这种自信并不是盲目的,给梁昭贤强大自信的,正是格兰仕在微波炉产业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

image.png

10年磨一剑,笃定创新带来“技术红利”

航天微波炉的研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期间要攻克一系列技术难关。

首先就是特种磁控管的研发。磁控管是微波炉的核心器件,格兰仕的厉害在于,其建立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控管生产线,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以此为基础,格兰仕根据太空环境的要求,通过零部件集成创新,使航天微波炉达到超一级能效,节约空间站宝贵能源的同时,7分钟内便可完成三名航天员的一餐主食。

其次,部件结构需要重新设计研发。航天微波炉在升空运输的过程如何承受过载和高频振荡带来的冲击?如何保证在太空环境下持久稳定的安全运行?要做到这些,格兰仕需要对微波炉的结构和部件重新设计研发。

例如,为了减轻微波炉的体积,达到太空作业的可靠性要求,格兰仕研发人员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产品本身的机械强度,并创造性采用紧固件、一体成型等创新工艺。同时,格兰仕还特制了变频微波电源代替传统高压变压器,大幅减轻产品重量。

说易行难。格兰仕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最终让航天微波炉常驻空间站,用了整整10年时间。通过航天微波炉的研发,格兰仕的科技创新实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技术红利也开始释放。

《钉科技》注意到,以航天微波炉的成功研发为基础,格兰仕的创新产品版图在不断扩大。例如,格兰仕打造了“宇宙厨房”概念,发布了“食尚味来舱”DR空气炸微波炉,把航天微波炉的技术普及到大众生活中。

image.png

DR空气炸微波炉承袭了航天微波炉“七分钟三人餐”技术,融合了微波炉、烤箱、空气炸锅以及风干机四个高频使用的小家电功能,重新定义了健康饮食标准。这款产品因为高技术壁垒的技术创新,刚刚斩获了家电行业的权威大奖“红顶奖”。

从满足国家需求,到科技普惠大众,格兰仕的科技创新有着清晰的发展路径,企业也在这样的创新过程中持续发展壮大。

格局远大,科技化带动产业高端跃进

管中窥豹,航天微波炉、DR空气炸微波炉之所以会在格兰仕陆续出现,根本原因还在于这家企业的格局足够远大。

格局决定结局。中国有着“世界工厂”的称号,很多制造型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中,赚得盆满钵满。但也需要看到,一些企业沉浸于制造、代工的舒适区,缺乏向产业链上游挺进、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的意识。于是,这些企业被锁定在产业链低端位置。

格兰仕不同,这家企业有着超前的战略眼光。比如,早在1999年,格兰仕就集结了专家和上游合作伙伴,开始自主研制磁控管,将这项原本被国外厂商控制的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极大提升了格兰仕的产业地位和市场竞争力,也为航天微波炉的研发奠定了技术基础。

再比如,在很多家电企业仍在打磨制造能力的时候,2019年格兰仕率先开启了“超越制造”的新战略,主动向科技化转型。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的落地,让格兰仕仅用50天就打造出了一个工业4.0基地,单线6.7秒就有一台产品下线,劳动效率提升了40%,订单交付期缩短了67%……

image.png

在芯片这一“卡脖子”的重点科技领域,格兰仕也毅然发力。通过投入百亿元资金,格兰仕在开源芯片、边缘计算等前沿科技领域不断探索布局,第一块自主研发的开源芯片已在家电产品实现应用。 

瞄准关键技术打通产业链,从家电制造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型升级,格兰仕的战略布局体现了精准性和前瞻性,成为中国家电企业转型升级的良好范本。

如同载人航天事业一样,人类对未知的探索没有止境。航天微波炉是中国家电科技发展的一个高点,未来在以格兰仕为代表的创新性科技企业的带动下,新的技术高点、新的创新体验会不断出现,中国企业也将成为世界科技潮流的核心引领者。(钉科技原创,转载务必注明“来源:钉科技”)

最新文章
1
阳光、年轻、积极三重buff!吴磊代言创维剃须刀,科技美学+年轻力激活品牌年轻力
2
创维剃须刀官宣全球品牌代言人吴磊,高颜值实力派共赴科技美学新境
3
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SLES) 16全新发布:AI赋能,智领企业管理
4
亮相“国家橱窗”,影目INMO成唯一入驻中国馆的AI眼镜企业
5
OPPO Reno15真机首次亮相:iPhone同款冷雕工艺、2亿像素主摄
6
苹果新一代Siri将于明年春季登场:融入谷歌Gemini大模型,智能水平全面跃升
7
vivo S50系列入网:搭载骁龙8 Gen5与潜望长焦,标配90W快充
8
苹果 iPhone 18 Air 新增48Mp超广角镜头
9
在线视频火热,2030年全球电视与视频市场预计突破1万亿美元
10
铜价飙升、巨头降价空调小品牌还能活几年?
11
康佳R10易AI电视:三体遥控终结多设备混战,观影终于从容了
12
线上量减价跌、线下稳健升级,高端化与性价比重塑冰箱格局?
13
马斯克:特斯拉AI5芯片明年出样品 台积电三星共造
14
TCL科技三季报:面板大幅盈利,光伏亏损修复,代工增长亮眼
15
荣膺国家级荣誉!海信视像入选第九批制造业单项冠军
16
科大讯飞发布讯飞星火X1.5及系列AI软硬一体方案
17
抓住秋冬焕新商机,快手电商“宝藏小城”助力南通家纺商达生意爆发
18
快手双十一皮草节上线 首日皮草GMV同比增长286%
19
快手达人张小四登上中国文明乡风大会,数字社区成文明乡风建设新载体
20
夏普造车!新增长极or病急乱投医?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商务合作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