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境况如何?
[钉科技述评] 从智能手机,到IoT硬件,再到智能汽车,小米的业务版图越来越大。今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机出货量反超苹果首次跻身全球第二,雷军提出三年内(2024年)拿下全球第一的目标。另外,小米汽车预计也在2024年上半年量产下线。小米汽车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米未来10年的发展高度。那么,小米造车有哪些优劣势,市场前景如何呢?日前,产经观察家、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
原创
2021-11-25 08:03:45
来源:钉科技  
作者:丁少将

[钉科技述评] 从智能手机,到IoT硬件,再到智能汽车,小米的业务版图越来越大。

今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机出货量反超苹果首次跻身全球第二,雷军提出三年内(2024年)拿下全球第一的目标。另外,小米汽车预计也在2024年上半年量产下线。

11111.png

小米汽车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米未来10年的发展高度。那么,小米造车有哪些优劣势,市场前景如何呢?日前,产经观察家、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了以下观点:

其一,小米造车,优势有三方面:一是不需要做过多的市场教育工作,毕竟在小米之前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企业已经做了大量的宣传和实践;二是不需要有太多的试错时间,蔚来小鹏理想等企业已经踩过的“坑”可以成为小米的“经验”,避免重蹈覆辙;三是有相对充裕的资金和成熟的供应链支持,如今小米智能手机、智能电视以及AIoT业务比较成熟,小米有充足的现金流可以支撑汽车业务的投入,同时在智能硬件领域的积累也让小米能更快的整合供应链资源。

不足之处在于,小米依然是造车新手,核心技术、人才仍缺乏,另外小米品牌虽然知名度足够高,但高端溢价能力不足,这将制约小米汽车的后续发展空间。

其二,都说软件定义智能汽车,这其实是落在了小米的舒适区。软件一直都是小米的强项,不过需要看到的是,车联网技术并不只是软件技术,还设计芯片、通信、物联网、导航等方面科技,是诸多技术的集成体现,这方面小米需要加强引进人才甚至直接开启产业并购,来缩小与华为、苹果的差距。

其三,小米没有科技DNA这一说法不客观,只能说原创科技能力和头部科技公司相比有差距,但不能否认小米具备一定的科技实力。尤其是小米上市后,也在不断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

小米和其他很多涉足汽车产业的新手一样,都面临技术储备少的问题,但智能汽车本就是一个全新的产业,中国的产业链相对全球还是有优势,小米不可能也不需要做全产业链,通过科技资源部分自研和部分整合的方式,就可以实现造车的目标。当然,做出来和做好、做强还是有区别,这不仅涉及软硬件技术能力,还涉及品牌、供应链、服务、渠道等综合能力,能不能做好做强尚需进一步观察。(本文为产经观察家丁少将原创,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最新文章
1
openEuler发布超节点操作系统,引领AI时代
2
奕斯伟计算 | RISC-V OLED触控产品斩获“中国芯”优秀技术创新产品奖
3
DTC2025|TCL华星印刷OLED小尺寸突破,全产业技术创新布局
4
九昆仑低碳科技:以科技构建全球碳中和新生态
5
好设计 见未来:2025家电行业“好设计”评测发布会在北京盛大启幕
6
快手电商“宝藏小城”南通站收官,高效引爆南通家纺商达粉丝与生意增量
7
一加联动快手超级新品日打爆新品营销,首销日品牌GMV超千万
8
iQOO新机首发撬动双11爆发,超级新品日首销单品GMV破1500万
9
单款羽绒服两日爆卖千万,骆驼快手双11如何将品牌力转为购买力?
10
AI+显示:一场“双向奔赴”的产业革命
11
中国电视市场10月整机出货量324万台,创今年最大跌幅
12
三星首款三折叠手机Galaxy Z TriFold配置曝光:搭载5600mAh电池,预计12月5日发布
13
AMD官方确认:Zen6 CPU性能提升70%!
14
首发新麒麟!华为Mate X7全新外观揭晓
15
OPPO Find X9 Pro卫星通信版开售:同时能装四个号!双eSIM+双SIM卡
16
酷风空调突袭千元市场,行业价格战一触即发?
17
电视行业增长逻辑迭代:从规模扩张到“技术+场景”赋能
18
双11全渠道销量销额双冠王!海信电视创新驱动再登高峰
19
TCL电视双11全周期霸榜销量第一,SQD技术站稳顶级画质地位
20
9月洗衣机内销市场需求走低 出口市场放量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商务合作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