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LGD退出液晶市场,缺口谁来填上?
三星显示、LGD退出液晶市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其占据的约24%的液晶产能不会消失,消化路径逐渐明朗。未来,中国大陆地区占据液晶领域主导地位已成趋势,随着产能的此消彼长,液晶格局是否会面临大的变化?未来行业投资热潮退去,液晶显示产业进入增长“平稳期”,面板厂商的主要诉求将从产能爬坡和市占提升向如何实现更好的盈利转变。退役产能何处去三星显示、LGD双双退出液晶产能。据了解,三星显示方面,2019年其在
2020-07-07 20:17:53
来源: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 卢梦琪  

三星显示、LGD退出液晶市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其占据的约24%的液晶产能不会消失,消化路径逐渐明朗。未来,中国大陆地区占据液晶领域主导地位已成趋势,随着产能的此消彼长,液晶格局是否会面临大的变化?未来行业投资热潮退去,液晶显示产业进入增长“平稳期”,面板厂商的主要诉求将从产能爬坡和市占提升向如何实现更好的盈利转变。

退役产能何处去

三星显示、LGD双双退出液晶产能。据了解,三星显示方面,2019年其在韩国7代以上大尺寸液晶产能面积占全球市场份额约12.2%,加上在中国苏州的8.5代线,意味着三星显示此次退出产能在全球产能占比高达15.7%。LGD方面,其在韩国有三条LCD产线,包括P7、P8(含P8-1、P8-2、P8-3)、P9,这三条产线总产能换算面板大约在2370万平方米左右,而2019年全球LCD面板总产能面积大约在2.7亿平方米,对应全球总产能面板约8.8%。

两者相加后,合计退出液晶产能占到全球约24%,如此大规模的LCD面板产能会彻底消失吗?

CINNO Research高级分析师刘雨实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三星和LGD关闭的液晶产线和设备,一是用于转产改造,其中一部分会转化为其他技术的产能;二是整体或拆分出售,被其他厂商购得,重新投入生产。因此关停的产线产能不会完全消失,退出产能将基本被中国大陆新增产能填补。

有消息称,韩国的液晶面板产业界已经与三星和LGD一起,正在寻求以整厂产线、量产工艺包及营运人员组合的方式,把退役产能转移到有意愿接手的中国大陆、越南、印度或墨西哥等地厂商落地,来谋求继续生产的可能性。三星原本计划改做QDOLED的P8-2产线停止改造,并已在中国大陆找到买家,目前正在安排产线拆除、包装与储运工作;LGD也在通过多种渠道推销其建在韩国境内的液晶面板产线。

有业内人士对于此做法能否成真,偏保守看待。

至于三星显示的苏州8.5代线,中国两大面板厂京东方和华星光电双双释出收购意愿。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的在建产线产能很大,技术也较先进,三星显示、LGD淘汰产线设备较老,京东方和华星光电只会考虑购入其中较新的部分。

“韩国两家厂商让出的市场大部分会被京东方与华星光电瓜分。此外,也有一些新资本会考虑低价购入淘汰设备,降低入局门槛。”刘雨实分析道。

2+N格局趋于稳定

韩国逐步退出、中国台湾维持、中国大陆扩张的格局明确,未来中国大陆地区厂商将逐步主导液晶面板行业的供给。

有业内人士表示,液晶面板行业在有望形成“2+N”的稳定竞争格局,即京东方和华星光电占主导,几家其他中国大陆厂商跟随的竞争格局,价格竞争压力有望缓解。

从新增液晶产能方面来看,2019年并没有新产线投产带来的集中产能释放,面板产能面积增长主要来自于2018年投产的产能在2019年完成爬坡及满产所带来的增量。据了解,2020年的新增液晶产能主要来自夏普(广州10.5代线爬坡),惠科(绵阳8.6代线爬坡)、京东方(武汉10.5代线爬坡)、华星光电(深圳11代线)。

由于三星显示拥有苏州产线60%的股份,而华星光电持有10%的股份,此前纷纷预测华星光电更有可能拿下三星苏州线。此外,近日又有传言华星光电还将收入南京中电熊猫6代、8.5代产线以及成都8.6代线。

以全球的大尺寸LCD面板的出货面积排名来看,据群智咨询数据,韩国厂商在今年调整之后,排名第一是京东方,第二是群创,第三是友达,第四是华星光电。

如果京东方成功收购三星苏州8.5代线,京东方将有5条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在市场中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京东方将垂直整合三星苏州8.5代线将与苏州高创,共同为三星电子提供服务,有利于京东方从三星电子代工订单中获取更高的利润。华星光电收购中电熊猫6代线有助于加速拓展笔电、IPS显示器面板应用市场,弥补中尺寸应用市场的不足,与京东方正面抗衡。因此,从竞争格局来看,变数就在于这两场并购结果。

除大陆厂商外,中国台湾双雄群创光电、友达光电等面板厂商也扮演重要角色。2020年4月,三星显示决定将自家品牌产品LCD订单全数交由夏普、群创光电等鸿海集团承揽。而友达光电在LCD领域实力不容小觑,2019年出货数量2560万片,是继京东方、LGD后第三大面板出货厂商。未来,各家表现会如何,将有待时间进行验证。

效益竞争将成重点

韩国厂商此次合计退出产能占到全球约24%,对于中国大陆面板厂商来说,无疑是一个加速液晶面板进入“中国时代”的机遇。

群智咨询(Sigmaintell)TV面板研究资深分析师刘建胜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行业玩家减少,更多的产能聚集到更少的玩家手上,数据显示,从2021年开始,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的LCD TV面板产能面积全球占比将超过40%,产能高度聚集,对未来供需关系的调整节奏更灵活。另一方面,未来行业投资热潮退去,液晶显示产业进入增长“平稳期”,面板厂商的主要诉求将从产能爬坡和市占提升向如何实现更好的盈利转变。因此,未来在产品布局和细分市场的争夺将呈现更加多样化的趋势。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秘书长胡春明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应该保持战略定力,清醒地认识到TFT-LCD今后一段时间竞争的重点应该是效益而非规模,所以进行必要的整合并购时应以扩大比较优势尤其是效益比较优势为首要目标,应该产业关注的重点是如何更有利于发挥我国企业的比较优势。

而从供需关系看,韩国退出,且2020年新增产能有限,有判断LCD TV供需关系将在2022年进入偏紧状态,业内对未来几年市场持有信心。群智咨询(Sigmaintell)TV部门研究总监张虹向记者表示,今年第三季度,随着海外电视备货需求强劲恢复,加之主力品牌为达成年度销售目标,旺季备货计划积极。而面板供应方面,面板库存有效去化,LCD TV面板产能环比并未大幅增长,因此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全球LCD TV面板供应紧缺,带动电视面板价格迎来上涨。

最新文章
1
空调竞争再加剧,小吉、巧康“入局”,中小品牌还有两个机会
2
热泵洗烘一体机销量爆发,海信洗衣机双11登顶热泵洗烘品类TOP 1
3
最新消息:Android 16更新开始于Galaxy Tab A9
4
从“冷板凳”到主赛道,印刷OLED迎来发展拐点?
5
2025年上半年小家电零售额增长9%,全年依然面临增长压力
6
vivo S50系列疑似曝光!6.3英寸小直屏+骁龙8 Gen5新芯
7
中国大陆电竞显示器最新销量:AOC断层领先 小米增长最高
8
iPhone 17系列首发自研N1芯片:Wi-Fi速度超越上代
9
小米首款AI眼镜更新发布 支持抖音直播、小爱控车
10
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Q3回暖:华为荣耀vivo前三,增长趋于理性
11
2025电视行业三大趋势:技术深耕与体验升级如何双向奔赴?
12
中国电视市场10月整机出货量324万台,创今年最大跌幅
13
追觅大家电如何撬开全球高端家电市场裂缝?
14
中芯国际:存储行业供应存在缺口 高价位态势将持续
15
中国扫地机器人最新销量TOP10:科沃斯、石头、小米前三
16
存储涨势强劲!2026年全球手机与笔记本出货量或被迫收缩
17
三星大战杜比!HDR10+A硬刚杜比视界2,HDR Vivid加速跑,谁能胜出?
18
打印机界的破局者:爱普生AI学习助手让学习回归纸张
19
在DTC2025上,我看到了印刷OLED的三大突破进展
20
从“立根铸魂”到“体系出海”:openEuler的AI跃进与生态破局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商务合作
  • QQ:61149512